详细介绍一下,北京海淀:用服务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1 21:22:36

导读:详介绍一下,北京海淀:用服务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

详介绍一下,北京海淀:用服务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它起着民生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和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企业和群众的思想期盼,将海淀特色和区域科技创新优势融入社保管理,有效提升社保领域公共服务效率,以服务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服务模式加速优化迭代。

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业务办理场景和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升级。

2012年,海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社保服务体制改革,经办服务下沉到镇街29个社保所,满足企业就近经办需求。仅4年后,海淀区就建立了区社保中心和街道社保所两级管理体制,形成了两级共管、有效衔接的社保管理新格局。社保网点可办理48项、116项、159个子项。创新贯穿海淀区社保管理业务发展——2014年,海淀区率先开展权益自助查询服务;2018年,海淀区可“足不出户”网上办理社保卡补卡;2020年,海淀区实现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网上办理...

面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社保服务需求巨大、企业和群众对经办服务精细化、信息化、便捷化的高度期待,海淀社保服务质量和效率10年来加快提升,从相关事项“多点办理”、“一窗办理”到常规事项“网上办理”再到高频事项“指尖办理”。目前,所有社保业务事项均可通过一个窗口办理,91%可网上办理,50多项高频事项可通过触摸屏办理。

瞄准和扶持企业发展

截至2022年6月,海淀区有12.7万个社会保险单位,350多万人,居全市第二。

一直以来,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将利好政策和创新举措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为了提高政策的认知度,线上线下同时发力。2016年,海淀社保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政务新媒体时代将全面开启;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局长走流程”常态化,持续开展社保政策进园区、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升级,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公积金等部门合作,实现企业、职工参保、信息变更等业务联合办理,联合申报“五险一金”。同时,深化“人社服务快捷行动”,推进“减少流程、材料、环节、时限”。2018年以来,精简了35个业务流程、80多种业务材料。

社会力量持续助力海淀“两新两高”战略建设,激发中关村“创新雨林”发展新生态。

有助于缓解贫困,稳定就业,稳定经济。

“社保政策可退可补‘免申请免享受’,到账速度还是很快的。今年上半年,我们缴纳了近40万元的社会保险费,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帮助我们稳住了岗位,度过了难关”。北京潇湘增福美食园人事总监孙女士说。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海淀区人社局全力以赴,为稳定就业、帮助经济复苏注入社会保障力量。疫情爆发后,缓缴、退费、减免等政策陆续出台。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胆尝试,创新推出“你懂的社保词”系列直播课程,让政策应有尽有,享受应有尽有,大力宣传“减、降、补”政策。2020年以来,共帮助11.2万家企业降低社保保费330.3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有6203家企业申请缓缴,涉及缓缴资金26.7亿元。社保稳定经济和企业的作用在海淀凸显。

10年来,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网逐渐织成,使制度向全民全覆盖的目标成为现实;引入全新的“六步”服务理念,实现整个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全面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启“掌上社保”时代……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脚踏实地地描绘了民生“底色”,用企业群众的优质体验兑现了“记录、服务、保障一生”的庄严承诺。

(作者为《北京劳动就业报》记者朱军娥、通讯员阚新潮)

数海淀

■城乡从业人员从2012年的152万人增加到212.2万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亿元。

■培训技能人才近40万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3个。

■评选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685家。

■成功为2.5万农民工“垫付”2.94亿元。

总结:以上内容是介绍一下,北京海淀:用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温度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