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诚信者违反财产举报制度是什么意思?父母不诚信影响子女上学。来源:经济日报父母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如果采取消费限制措施,禁止
不诚信者违反财产举报制度是什么意思?父母不诚信影响子女上学。
来源:经济日报
父母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如果采取消费限制措施,禁止高消费和非生活工作必需消费的行为包括“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近几天,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学生们忙着报考。这时网上流传一则旧闻:某考生高考得了高分,却被大学拒绝录取,原因是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父母失信,真的会影响子女上大学吗?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父母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此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和学生,知法、守法、懂法,不要信法、不传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助理法官李航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相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采取措施限制其消费;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和限制消费令的,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相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采取消费限制措施后,禁止高消费和非生活工作必需消费的行为包括“子女就读高收费民办学校”。很多网络谣言曲解了这条法律。如何准确理解“高收费私塾”的含义?
李航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诚信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限制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就是限制其子女就读超出正常收费的学校。虽然是私立学校,但如果其收费没有超过正常标准,就不属于限制范围。人民法院采取该措施时,应当依法严格审查,不得影响被执行人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
还有网上消息说父母的不良征信也会影响孩子上大学。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薇薇律师表示,不良信用信息通常是指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失信的人。此外,广义的不良信用信息还包括银行贷款逾期等央行的信用信息,以及司法执法部门记录的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违法信息。“父母只有在极端情况下,这些不良征信才会影响孩子上大学。”
王薇薇表示父母的不良信用记录,如断贷等,只影响其本人及配偶的信用,不会影响子女的大学学历。即使父母有行政处罚记录或者犯罪记录,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子女上大学。
你认为既然不影响孩子上大学,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就可以免除吗?不要冒险。我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有能力执行的判决、裁定,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违反法院限制高消费及相关消费的命令,在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应当认定为“能够执行但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要把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当成儿戏。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者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应当主动依法履行法定义务,避免因失信行为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不良影响。”李航说。
总结: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失信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意味着什么,以及父母失信对子女上学的影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什么是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