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南水北调中线中国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发布,Dong 南水北调 Dong 中线一期工程已被淹7年。中新网12月13日电(记者张艳玲)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东及中线工程一期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中国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发布,Dong 南水北调 Dong 中线一期工程已被淹7年。
“工程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水质,提高了供水保证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程说。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基础设施。自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奋斗,南水北调逐渐从“如果可能”的宏伟构想转变为
南水北调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步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规划论证于改革开放时期,开工建设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初步打通长江向北方地区供水通道。“四条生命线”的综合效益继续发挥,使其成为一个“大国”
调水规模相当于北方增加了一条黄河。
中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缺水国家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很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时空分布不均,北方水多,南方水少。况且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集中在夏季,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就在于平衡这种不均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长明说。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生产力布局和土地严重失调。此外,部分地区水土资源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生态退化并存。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把南方多余的水资源调配给极度缺水的北方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规划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调水总规模448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为北方地区增加了黄河的供水量,供水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基本覆盖了中国。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南水北调东和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七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水质达标,供水规模屡创新高,实现了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到近100亿立方米的突破。截至2021年12月12日,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441亿多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省调水52.8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1.4亿人受益南水北调,成为人民称赞的幸福源泉。
在南水北调东和中线一期工程竣工之前,由于超采和持续干旱,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和华北许多城市发生供水危机。特别是天津不得不紧急从黄河调水,烟台、威海等城市被迫限时供水,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来自南方的长江犹如天上的甘露,滋润着久旱的华北大地,为工程沿线4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了优质水源。七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不仅实现了原规划设计的城市供水目标,还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断扩大供水覆盖面,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更多的人喝上了优质可靠的南水北调水。受益人数从供水之初的1.1亿增加到目前的1.4亿。南水北调已经成为
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恢复。
绿色始终是南水北调项目的背景色。“南水北调项目总体规划”提出南水北调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恢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南水北调的规划实施严格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供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通过南水北调项目促进水资源节约、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修复。南水北调东和中线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集中攻关,铁腕治污,不断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向新的高度。走出了一条解决东线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污染治理问题的绿色发展之路,在中线水源区探索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协调发展之路。同时,通过引江济汉等新的工程措施,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解决。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蓄水7年,有助于全面控制地下水超采,恢复华北河湖生态环境。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沿线河湖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有效推进,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止跌回升。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实施生态补水超72亿立方米;2020年,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将比上年上升0.23米,将是多年下降后首次止跌回升。
京杭大运河改善通航条件,新增运力相当于一条“京沪铁路”
南水北调该项目促进南北各种生产要素更加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平滑南北经济循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七年,共调水494亿立方米。以2016-2019年全国万元GDP平均用水量为基准,有效支撑了受水区7万亿元GDP的增长,有效增强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通过跨区域调水,极大改善了北方粮食主产区缺水问题,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挖掘了粮食生产潜力,增加了国家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后,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得到改善,通航里程延长,货运吨位增加,航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京杭大运河黄河南段东平湖至长江已全面通航,1000吨至2000吨级船舶可顺利航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吨,相当于一条“京沪铁路”,排名仅次于长江。
中国发布
总结:以上内容是国内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一期工程7年通水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你能知道/[/k0]。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