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47412元!202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了!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18 19:20:53

导读: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2,47412元!2021国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了!2022年1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公布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2,47412元!2021国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了!

2022年1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公布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

随着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工亡一次性补助金将有所调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加6个月的丧葬补助费;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不能劳动的因工死亡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月30%,老人或孤儿每月10%。受抚养亲属批准的抚恤金总额不应高于因工死亡工人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国家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因此,如果职工死亡发生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47412元×20 = 948240元。

我们再回头看,10年来的工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从2013年到2022年增加了456940元。具体来说:

2013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41300元

2014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3.91万元

2015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76880元

2016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

6.39万元

2017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72320元

2018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

27920元

2019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85020元

2020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87180元

2021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86680元

2022年,因工死亡一次性补助标准为:

48240元

接下来,人社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将发布2022年一次性死亡补助金核定基数的通知。

国务院召开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会。

记者招待会

陈文军(刘健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军: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欢迎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请国家统计局局长哲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有请宁主任。

哲(徐翔摄)

国家统计局局长哲:

媒体朋友们,你们好!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蔓延的多重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扎实开展“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构建发展新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万亿元,增长8.2%。

一个

粮食产量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14596万吨,增长2.2%;早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秋粮产量50888万吨,增长1.9%。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284万吨,增长0.5%;小麦产量13695万吨,增长2.0%;玉米产量27255万吨,增长4.6%;大豆产量1640万吨,下降16.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牛肉产量698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家禽产量2380万吨,增长0.8%。牛奶产量3683万吨,增长7.1%;鸡蛋产量3409万吨,下降1.7%。2021年末,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4.0%。

可持续工业发展,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从三大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3%,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和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和3.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6%、44.9%、33.3%和22.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0%;股份制企业增长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9%;私营企业增长10.2%。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0.42%。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5%,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750亿元,同比增长38.0%,两年平均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为6.9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服务业继续复苏,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全年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4.5%和12.1%,保持恢复性增长。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0%。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0%。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10.8%。1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60.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

市场规模扩大,

基本商品和升级商品的销售增长迅速。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1558亿元,增长12.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9265亿元,增长12.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93928亿元,增长11.8%;餐饮收入46895亿元,增长18.6%。生活基本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饮料、粮油、食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0.4%和10.8%。升级型消费需求继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及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8%和18.8%。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0.18%。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增长良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分地区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4%,制造业投资增长1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增长1.9%;商品房销售额18193亿元,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民间投资307659亿元,增长7.0%,占全部投资的56.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比全部投资快12.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和7.9%。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5.8%和21.1%;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60.3%和16.0%。社会投资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卫生投资和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4.5%和11.7%。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22%。

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48亿元,增长21.2%;进口173661亿元,增长21.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3687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4.7%,占进出口总额的61.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6.7%,占进出口总额的48.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508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21777亿元,增长17.3%;进口15730亿元,增长16.0%。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047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高位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上涨0.3%,居住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上涨4.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9%,医疗保健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1.3%。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1%,鲜菜价格上涨5.6%,猪肉价格下降3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8%。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增长8.1%,12月份增长10.3%,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增长11.0%,12月份比上年增长14.2%,比上月下降1.3%。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失业率下降。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平均为5.1%,比上年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失业率为5.1%,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本地户籍人口5.1%,外地户籍人口4.9%。16-24岁人口为14.3%,25-59岁人口为4.4%。12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失业率为5.1%。全国企业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7.8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其中,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农民工月平均收入水平为4432元,比上年增长8.8%。

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下降。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189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比上年下降0.06。全国居民收入中位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97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按照全国居民分成五等份收入,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 收入为8333元,中低收入组为18446元,中收入组为29053元,中上/。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万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0%。

人口总量增加,城市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含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和现役军人,不含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7.52 ‰。死亡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72311万人,女性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104.88(百女)。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农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即户口和户籍不在同一乡镇街道且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员)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

总体来看,202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复苏,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将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萎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下一阶段,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保持经济运行。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陈文军:

谢谢宁主任。欢迎大家在下面提问。提问前请告知自己的新闻机构。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国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请问宁书记,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如何评价全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纪宁哲: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沉着应对。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均保持世界领先,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构建发展新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国际经济增长领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超过110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7.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2551美元,超过12000美元。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2502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复苏,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去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从现在的统计数据来看,经济增长很快。2021年经济增速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增长18.3%、7.9%、4.9%、4.0%。按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9%、5.5%、4.9%和5.2%。第四季度经济的两年平均增长率高于第三季度。这反映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总体稳定。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达到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1年,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增长20.4%,满足了进出口量稳中有质增长的要求。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连续8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居民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符合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初步测算,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接近下降3%左右的预期目标。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达到13000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

三是创新动能有效增强,工业制造业快速增长。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 & D)支出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上年增长15.6%,占R&D支出的6.09%,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2021年,工业增加值总量比上年增长9.6%,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全部工业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

第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货物贸易量增加了。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11.3%。按美元计算,中国的贸易额达到6.05万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继续增加。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61.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持续复苏。2021年1-11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7%,其中服务出口增长31.5%。招商引资规模再创新高。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11494亿元人民币,增长14.9%。

五是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增加较多。“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继续深化。2021年底,我国市场主体超过1.5亿户,其中企业超过4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1亿户。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0%、9.8%、10.2%和8.9%,可以说与齐飞不相上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

六是民生保障有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居民收入增长迅速。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收入、净营业收入和净财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9.6%、11.0%和10.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比上年减少0.06。基本消费品产销稳定增长。2021年,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规模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民生投入持续增加。2021年,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教育和卫生领域投资分别增长11.7%和24.5%。谢谢你。

凤凰记者提问(刘健摄)

凤凰卫视记者:

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多少?从数据来看,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取得了哪些进展?另外,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你认为经济增长的动能会如何切换?谢谢你。

纪宁哲:

经济增长的动能,从供给侧衡量,是三次产业;也可以从需求方,即“三驾马车”来衡量。所以,你的问题很中肯。可以说,2021年是中国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内疫情频繁蔓延等多重考验,2021年,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疏通经济内外循环,迈出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新步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年三大需求都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商品及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和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和20.9%。第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商品及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4%、-0.5%和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5.3%、-11.6%和26.4%。虽然四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但12月固定资产投资由降转增,1-12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3%,11月和12月继续回升,出现由降转增的迹象。

二是国内流通主体作用增强。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流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元,增长4.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

第三,国内和国际流通相互促进。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扩大内需拉动进口;工业体系健全、产能稳定的优势得到发挥,外需扩大促进了出口。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进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21.5%和21.2%。内外需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相互结合。

四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流通状况有所改善。在生产过程中,产量的扩大为循环改善奠定了基础。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其中工业行业增长达到95.1%,产品增长达到73.4%。在分配过程中,企业的增长收入,工资和利润是初次分配的主要来源。2021年1-11月,41个主要工业行业收入业务同比增长,增幅100%;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幅超过80%。员工的工资也提高了。全国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8%,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流通环节,货运的畅通保证了经济复苏和对外贸易。2021年,我国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4%和6.8%。在消费领域,就业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支撑了消费的恢复性增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实际增长12.6%。由于上一年受影响较大,两年平均增速为4.0%。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不仅由需求三驾马车驱动,也由供给驱动;不仅来自内需的扩大,也来自外需的扩大;不仅来自消费的增长,也来自投资的发展;不仅来自于改革的推动,更来自于创新。我们有信心、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谢你。

第一财经记者提问(刘健摄)

第一财经记者: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点低迷。到2022年,随着专项债券的加速发行和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今年投资增速会回升吗?谢谢你。

纪宁哲:

固定资产投资是刚才提到的“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驾。刚才我已经发布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下面我就投资的总体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总体而言,2021年投资保持复苏趋势。一年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对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弥补短板弱项和弱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突破50万亿元,达到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两年平均增速比前三个季度高0.1个百分点。

二是制造业投资有所改善。2021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4.8%,高于总投资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13.6%,始终高于制造业总投资增速。

第三,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状况良好。2021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13.8%,比总投资快9.9个百分点。

第四,对社会部门的投资迅速增加。2021年,社会投资增速比总投资高5.8个百分点。

大家都在关注下一阶段,投资增长趋势看好。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但全球疫情的影响仍在继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长。但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扩大有效投资是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的。

一是发展投资潜力巨大。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5,日本的1/3,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仅为发达国家的20%-30%。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需要不断扩大有效投资。

第二,短板投资空间广阔。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农民人均公共设施投入只有1/5城镇居民左右,短板投资空间广阔。

第三,创新投资动力充足。随着创新驱动的增强,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向好,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蕴含着推动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巨大投资力量。今年,一系列R & amp将引进企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和其他政策措施。去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1%;从资金来看,我国总储蓄率较高,社会资金总体充裕,生产建设配套条件良好。扩大有效投资既有需求,也有良好条件。

第四,适度超前基建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去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步伐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102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两新一重”工程有序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交通和水利工程等。增加财政投资和其他政策支持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回升。从投资先行指标看,2021年1-12月,新开工项目287760个,比1-11月增加3676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3.3%,比1-11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今年以来,各地按计划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可以说投资增长前景看好。谢谢你。

●最高法院公报工伤案例裁判规则汇总(2004-2021)●最高法院公布的工伤案件裁判规则汇总(2004-2021年)

●工伤保险政策摘要

声明:本文来自中新网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劳动法普及天下》。在此感谢!

编辑:潘媛媛

排版:何

审计:常陆

总结:以上内容为全国20224741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国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