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加权平均数是什么意思?Macro数据:一文了解PMI第一部分:PMI简介PMI是采购经理人指数,官方PMI由统计局在每个月底的最后一天发布。在宏观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官方PMI指数
加权平均数是什么意思?Macro数据:一文了解PMI
第一部分:PMI简介
PMI是采购经理人指数,官方PMI由统计局在每个月底的最后一天发布。在宏观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官方PMI指数是每月(22日-25日)通过向全国数千家样本企业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的指数。所以PMI不是客观的生产和销售等的统计。数据,而是主观调查。调查问题是管理者本月生产和销售与上月相比的变化,问题的答案只有“增加”、“持平”和“减少”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人”的调查得出的。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它可以衡量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库存、雇员、订单交付、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置环节”,是先行者。它是每月发布的综合性“经济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采购经理问卷1.关注PMI指标的三大理由
目前官方PMI由统计局在每个月底的最后一天发布。是宏观领域非常重要的指标,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时效性,PMI是每个月发布的第一个月度经济数据,领先。经济数据、金融数据都是在下个月公布,而PMI是在当月的月底,这有助于我们对整体经济形势和后面公布的经济数据做出预测。其次是全面。PMI涵盖生产、需求、价格、就业等多维指标。PMI分项指标涵盖供给、需求、库存、价格、就业等经济活动的多个维度。需求还包括所有订单和出口订单。它是宏观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对把握当月经济形势、监测和预测经济活动有很强的指示性。第三,普遍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有PMI指标,可以综合比较。自1948年以来,供应管理协会(ISM,前身为美国采购管理协会)每月发布调查数据和商业报告。之后各国普遍借鉴这种方法。中国于2005年7月正式发布了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有类似的指标可以跟踪和比较。中国官方PMI的历史渊源2.制造业PMI
制造业PMI由新订单指数(简称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发货)、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库存)五个扩散指数加权平均构成。其权重取决于它们“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制造业PMI的计算公式如下:PMI=新订单指数×30%+生产指数×25%+从业人员指数×20%+(100-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15%+主要原材料库存× 10%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构成除了五大指标,PMI还有八大指标,一共13个指标,都很重要。除了5个扩散指数,PMI中的其他8个分项大部分都是对当月经济数据有方向性的,而且都是意义重大的,比如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分项,反映的是进出口贸易;主要原材料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项列示,直观对应PPI和PPIRM的环比情况,也有助于对当月工业品价格的预测。
PMI的13个子项及其对应的指标含义需要注意的是:通过PMI的计算方法,PMI的数值只能表示方向,而不能表示具体经济增长或收缩的量。比如这个月的PMI是54,比上个月的52高2个百分点。不代表环比扩大2个百分点。只能说明经济呈现扩张趋势。与54相比,53并不意味着经济萎缩1个百分点。这只意味着经济在放缓,而不是确切的环比变化。
但PMI以50%为分界点:50%是制造业兴衰的分界线。当PMI >: 50%,且当月高于前值,表明经济总体扩张,且扩张速度加快,经济过热;当PMI >: 50%,但低于前值。虽然经济仍处于扩张阶段,但扩张速度有所放缓;当PMI制造业PMI指数反映的宏观经济现象请注意:
库存数量是原材料的库存,不是产成品的库存。一般情况下,自有库存增加反映制造业生产意愿增强,说明企业要加快生产。这个指标越自然,未来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概率就越大。(2)“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是一个“逆指数”。(3)各月制造业PMI实际是截至当月25日(16: 00前)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而非当月完整月份。需要根据生产进度和工作经验预估本月剩余时间的生产经营状况。(4)将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并将每个指标分为三类企业绩效。(5)季节性:PMI经季节调整后为数据,但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如3月和9月趋于上升。3.非制造业PMI
中国非制造业PMI包括服务业PMI和建筑业PMI。非制造业PMI指数是“业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库存、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交货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十项业务的指数。但与制造业PMI不同的是,非制造业PMI不综合相关指数,一般用商务活动指数来表示。2020年非制造业PMI分项指数4.综合PMI产出指数
综合PMI产出指数是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的加权平均值:综合PMI产出指数=制造业占GDP比重×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占GDP比重×非制造业PMI第二部分:PMI分析框架。1.1的三个原则。PMI分析PMI分析有三个基本原则,在分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首先,PMI是环比变化,不是同比变化。PMI问卷旨在调查经理人指标与上月相比的变化,所以PMI的所有分项指数描述的都是本月与上月相比的变化,而不是本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变化,这与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等经济中常用的同比数据有很大区别。其次,PMI还是季节性的,最好和季节均值进行综合比较。因为正PMI是逐月变化的,不可避免的有季节性。前面已经提到统计局对PMI进行了季节性调整,但是PMI仍然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在判断PMI的强弱时,不仅要考察PMI读数的变化,还要根据季节平均值进行综合判断。最后,PMI是一个扩散指数,不是绝对变化。PMI读数大于50表明这一指标处于扩张状态,但不代表实际百分比变化。比如,制造业PMI读数为55时,表明制造业整体处于扩张状态,而非较上月上升5%。2.2的分析步骤和意义。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的缩写)PMI的涨跌意味着什么?PMI的持续扩张往往对应着经济增长动力的改善。由于PMI是环比指标,而economy 数据通常是同比指标,所以简单处理就是取PMI过去12个月的移动平均值。将该指标与economy 数据进行对比,会发现PMI的环比移动平均值的走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当我们观察到PMI的持续超季节扩张时,往往对应着经济动能的进一步加强。制造业PMI移动平均值和名义GDP同比PMI生产和需求分项也对应着经济生产和需求的走势。同为PMI分项的12月移动平均处理显示,PMI生产的增长趋势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PMI生产分项的持续强势往往对应着工业增加值的持续上升,而PMI是在工业增加值数据之前公布的,因此PMI生产分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征。同样,PMI新订单与名义GDP增长密切相关,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增长密切相关。
制造业PMI产量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同季度新PMI订单和GDP。
PMI的价格分项可以预测工业品的价格指数。PMI的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对应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PPIRM(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从历史数据的角度来看,PMI价格分项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PMI价格分项的走势也预示着PPI的大趋势。
PMI出厂价格与PPI对比PMI原材料采购价格和PPIRM
PMI库存分项与工业企业产成品仓库也有很强的联系。从历史来看数据,PMI库存分项与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也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意味着PMI库存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工业企业库存数据的变化。
PMI领先指数3.官方PMI和财新PMI
新PMI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但需要注意与官方PMI的区别。PMI和财新PMI在历史上经常因为统计、数据处理上的差异而相互背离。以2021年为例,尤其是2021年,1-4月两个趋势完全相反。4月官方PMI下降,财新PMI继续上升。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类型统计有差异。财新PMI统计样本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而官方PMI多为大中型企业。所以两种趋势的差异反映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景气度差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官方PMI内部,大中型企业下行,小型企业继续上行。第二,样本区域有差异。财新PMI多在东部沿海,而官方PMI覆盖全国,所以财新PMI对出口更敏感。如果官方PMI中出口订单和新订单的差值表明外需对内需的相对强弱,我们会发现2021年的这一差值与财新PMI和官方PMI的差值基本一致。新的PMI更多地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趋势。第三部分:PMI的微观联系。
1.采购经理人指数与上市公司绩效PMI及其分项与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走势密切相关。PMI虽然是宏观指标,但应该与微观数据走势密切相关,其中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过对比,我们发现PMI新订单(12个月移动平均线)与上市公司营收增长趋势高度一致,相应地PMI(12个月移动平均线)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ROE)也高度一致。原因也很直观。PMI反映的是宏观景气的变化,宏观景气的变化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由于PMI是月度数据,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公布是季度,所以我们可以利用PMI和分项指标来提前预测上市公司的业绩走势。制造业PMI新订单趋势与上市公司(非金融、非石化)收入增速高度一致制造业新PMI订单位于阈值以下,表明企业营收增速已转为负值。
制造业PMI趋势与上市公司(非金融、非石化)盈利趋势高度一致
至于营收水平,分行业PMI新订单对各行业也有很强的解释力。趋势相对一致的制造业有化学原料、医药、汽车、纺织服装等,非制造业有信息服务、物流、批发、住宿餐饮、装卸搬运、土木工程等。
2.PMI与财务数据挂钩PMI还与金融数据相关,金融数据更领先于PMI。信贷扩张要么来自于货币政策的宽松,要么来自于实物需求的改善,两者都意味着未来经济景气度的上升。所以金融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的先行变量。在经验和数量上,M2领先PMI(3个月移动平均线)3-6个月。同样,其他流动性指标与PMI也有很强的相关性。比如超储率同比差领先PMI(3个月移动平均线)3-6个月。原因是M2扩张使得更多的超额准备金成为法定准备金,因此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往往对应于M2扩张的阶段。从价格上看,3个月期国债利率(或类似短期利率)对PMI(3个月移动平均线)有12个月的领先。这也为我们通过金融数据趋势的变化来预测PMI的变化提供了依据。M2增速对PMI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加权平均数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宏观数据:一文了解PMI。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加权平均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