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行政执法办法2020,专利保护新动向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5 23:57:50

导读:专利行政执法方法2020,专利保护新动向保护高价值专利,保护高质量专利,是专利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执法部门的工作也越来越到位

专利行政执法方法2020,专利保护新动向

保护高价值专利,保护高质量专利,是专利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执法部门的工作也越来越到位。作为市场主体,专利权人和侵权嫌疑人需要明确国家对专利保护的态度、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是专利保护的两个主要路径。

第一,加强专利权的行政保护

(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颁布

为了加强行政保护,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大量规范性文件。2010年12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了专利行政执法办法。

不仅完善了地方知识产权调查取证的规定,还明确规定了处理专利纠纷和查处假冒案件的时限。修改后的《执法办法》规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应当自立案之日起4个月内结案;专利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专利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结案。

2019年11月14日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的通知》(国知办发报字〔2019〕40号),加强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保证了专利纠纷的及时高效解决。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为专利行政保护提供了依据。

(2)行政机构的改革

我国的专利行政执法权利主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办公室、海关总署、公安部、地方有关行政部门等。行政机关保护专利权具有执法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打击和遏制知识产权侵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草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加强对专利的行政保护,努力发挥行政手段在快速有效维护权利人利益、制止专利侵权方面的优势,促进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调。

(3)强化行政权威。

修改后的专利法第六十八条赋予行政机关处理专利侵权行为的权限,规定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专利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加大了对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罚力度。专利局严格审查违法申请,把好入口关,注重专利质量的审查。专利复审委员会加强了专利复审审查、初步驳回审查、实际驳回审查和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专利侵权犯罪。

二、刑事责任追究

我国1992年9月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了假冒专利罪,应当按照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刑事责任。1997年修改刑法时,将侵犯知识产权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门类,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规定了假冒专利罪。为解决刑法规定过于原则的问题,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11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48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这四个司法解释从犯罪构成、量刑情节、刑罚适用等方面对1997年刑法规定的专利犯罪作出了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体系。

(一)刑法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同的处罚。假冒专利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即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独占权和专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专利权人许可,除法律规定以外,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假冒专利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在假冒他人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故意实施该行为。对于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至于犯罪的动机则多种多样,有的为了营利,有的为了获取荣誉,有的为了损坏他人名誉等等,但无论动机如何,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立案标准

追究假冒专利刑事责任的立案标准主要是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假冒专利罪的立案标准为: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假冒他人专利两项以上,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专利行政执法方法2020,专利保护新动向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专利行政执法方法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