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哪些,浙江省融资状况梳理暨省属国企债务分析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3 20:35:41

导读:什么是租赁和商业服务?浙江省融资状况及省级国企债务分析。浙江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前列,资金实力雄厚,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增长,结构相对稳定。省内上市公司数量众

什么是租赁和商业服务?浙江省融资状况及省级国企债务分析。

浙江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前列,资金实力雄厚,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增长,结构相对稳定。省内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市值高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杭州。上市公司整体资质良好。近几年浙江省政府债务和区域信用债的融资规模在国内处于上游水平。省内信用债融资以中长期债券为主,发行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区内信用债集中兑付压力不大。

浙江省省属国企持有上市公司市值规模大,限制性资产比例低,整体资产流动性好;省属国企持有的上市公司市值可以为其发行的股票债券提供担保。债务的期限分布较长,债务的负担可控。未使用的银行信贷充足,再融资能力强。

一.区域概况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财政实力雄厚,GDP保持增长,增速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社会融资结构相对稳定。省内上市公司较多,市值较高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杭州,整体资质较好。

(一)全省经济和财政税收

经济上,近年来浙江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体量全国领先。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2021年浙江省GDP总量分别为62352亿元、64613亿元、73516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同期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速分别为6.8%、3.6%和8.5%,均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与其他省份相比,增速位居全国第六。从产业结构来看浙江省的经济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0∶42.4∶54.5,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稳定。2022年上半年,浙江省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实现GDP总量36222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财政方面,2019-2021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7048亿元、7248亿元、8263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4、3、3位,保持领先;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6.8%、2.8%、14.0%;同期财政自给率分别为70.11%、71.89%、75.00%,2021年全国排名第四。2019-2021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增长,增速有所波动。

(二)社会融资和存贷款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浙江省社会融资新增3.40万亿元。2019-2021年,人民币贷款是浙江省社会融资的主要来源,本外币贷款规模保持增长,新增企业债和国债增速稳定,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保持收缩。2022年上半年,浙江省完成社会融资2.29万亿元,主要来源于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和国债。

截至2022年6月末浙江省本外币贷款余额18.24万亿元,浙江省本外币存款余额18.85万亿元。2019年以来,本外币浙江省存贷款差距逐渐缩小,本外币浙江省存款增速波动较大。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外币贷款的增长率超过了存款的增长率。

(3)上市公司资源

从注册地看,截至2022年9月7日,a股上市公司632浙江省家,总市值7.65万亿元,其中市值超过400亿元的上市公司34家。浙江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杭州上市公司最多,总市值2.79万亿元,约占浙江省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6%。另外,宁波、绍兴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制造业。宁波和绍兴上市公司市值分别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6%和9%左右。截至2022年9月7日,浙江省拥有6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海康威视、宁波银行、荣盛石化、三花智控、晶盛机电、德业股份,其中海康威视市值最高,为2693.18亿元。按实际控制人性质来看浙江省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40家国资委(以下简称“各级国资委”),市值约5014亿元,约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7%。

二。梳理区内债券融资

近几年浙江省政府债务和区域信用债的融资规模在国内一直处于上游水平。省内信用债融资以中长期债券为主,发行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融资主体下沉到区县两级国有企业,省属企业信用债融资占比相对较低。城投债发行规模高于产业债,区域内信用债集中兑付压力不大。

(一)信用债券的存在

截至2022年9月30日,剔除金融债,浙江省现有信用债3966只,债券总余额2.84万亿元,其中短期债和中长期债占比分别为6.61%和93.39%;从债券种类来看,公司债发行数量和剩余余额最多,分别为1380只和1.16万亿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不考虑金融债,浙江省内存信用债按发行主体类型分类,国有企业占发行主体的89.26%,剩余余额的90.90%。国企的发行主体主要分为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其中,省属国有企业债券余额1545.17亿元,占全省信用债余额的5.45%。从债券属性来看浙江省内部信用债结构以城投债为主,城投债和产业债余额占比分别为70.17%和29.83%。

债务期限分布,不考虑金融债,截至2022年9月30日,浙江省存续信用债以中长期债券为主。2022年10-12月浙江省中信用债到期兑付1498.98亿元。2023-2025年浙江省中存续债券的支付规模将逐年增加,偿还高峰在2025年,届时将偿还5527.25亿元。

(二)信用债券发行情况

Wind数据(信用债研究)显示,2021年,全国共发行信用债20.01万亿元,债券20793只;2022年1-9月,全国共发行信用债14218只,总额13.71万亿元(去年同期14.58万亿元,15535只)。

2021年浙江省信用债发行量和发行数量分别为13562.59亿元和1774只(2020年分别为10898.49亿元和1452只),分别占全国的6.77%和8.54%,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五;2022年1-9月浙江省信用债发行金额和数量分别为9708.08亿元和1230只,占比分别为7.08%和8.65%,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排名第5和第4位,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从国企发行主体分布来看,不考虑金融企业,2021年,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共发行债券8716.39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发行时AA+的企业发行金额最大。2022年前三季度,地方国企同口径浙江省下发行的债券共计6825.89亿元,主要为发行时主体级别为AA+的债券,占比与2021年全年持平。

(三)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21年,浙江省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235.78亿元(按计划单列市计算,返还省)。期末债券余额1.74万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四;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地方GDP)约为27.94%。

2022年1-9月,浙江省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38.25亿元,期末债券余额1.98万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四。综合来看浙江省政府债务的负担总体可控。

三。样本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浙江省省属国企持有上市公司市值规模大,限制性资产比例低,整体资产流动性好;样本企业的债务总体负担可控,债务的期限分布较长,闲置银行信贷充足,再融资能力强。

(1)省级国企发行人概况

根据Wind企业数据库,除财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外,浙江省省级国企发行主体均在省级SASAC系统。截至2022年10月13日,存续样本企业10家,省级SASAC直属企业总部股票债券余额897.29亿元。

就省属国企上市公司资源而言,截至2021年底,省属SASAC系统10家直属企业控制13家上市公司,1184.27[2]亿元股票市值由10家直属企业总部直接持有。综合来看,浙江省属于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一级企业,保证了本部门的股票债券。

截至2021年底,9家样本企业[3]资产总额合计16726.9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5833.91亿元,全部债务合计7108.43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和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65.12%和54.92%,整体债务负担可控,债务期限分布偏长期。样本企业合并口径资产受限比例15.19%,受限比例低。此外,样本企业持有一定体量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整体资产流动性良好。样本企业合并未使用授信规模充裕,可覆盖全部债务,对外担保比率不高。截至2021年末,9家样本企业[3]总资产16726.9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5833.91亿元,合计债务7108.43亿元。合并资产负债率和总债务资本化率分别为65.12%和54.92%,样本企业合并口径的整体/[资产有限比例为15.19%,有限比例较低。此外,样本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整体资产流动性良好。样本企业并购未使用授信规模充足,覆盖全部债务,对外担保比例不高。

(2)样本企业层面的迁移

在层级迁移方面,近年来,浙江省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为样本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7年以来,三家样本企业信用等级均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被并购企业扩大业务规模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及获得大规模增资等。一家样本企业的信用评级被下调,主要原因是亏损、大规模业务介入或风险等。

[1]这里主要选取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资委的企业。

[2]不包括香港上市公司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3]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存续一期“22浙商集团ABN001优先级”无数据,未纳入样本企业。

本文来自联合信贷

总结: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租赁和商务服务包括哪些,浙江省融资状况和省国企债务分析。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租赁和商务服务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