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电子登机牌如何获取,南航想给每个员工配上虚拟人助手|数字化的秘密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1 15:20:24

导读:如何获得航信电子的[/K0/]、南航的每一位员工想给 配上虚拟人助手|数字秘密文|徐文普**在国内航空业,南航实现了多项第一:2000年,中国民航首张电子客票上线;2005年,第一台自助值

如何获得航信电子的[/K0/]、南航的每一位员工想给 配上虚拟人助手|数字秘密

文|徐文普

**

在国内航空业,南航实现了多项第一:

2000年,中国民航首张电子客票上线;

2005年,第一台自助值机在广州白云机场启用;

2009年,国内第一台电子登机牌在广州上市;

2016年,中国民航首张电子发票开出;

2017年,国内首个人脸识别登机系统上线;

2021年,推出全国首个OneID全流程刷脸出行服务;

2022年,全球首款AI智能行李支付;

……

最近,数字氪发现这份名单需要再加一行——南航成为国内航空业第一家大规模应用数字员工的航空公司。

数字员工(Digital employees),RPA的“数字虚拟员工”,通过让系统程序在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中模拟人的自动操作,帮助真实员工完成大量重复的、定义明确的、耗时的业务。

2022年10月26-27日,在第七届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上,南航凭借“高智能数字化员工中心”项目,荣获2022 IDC未来企业奖“未来工作领袖”优秀奖。

南航项目负责人刘振光告诉数字氪,除了传统的金融领域,高智能的数字化员工在飞机维修、飞机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算,目前数字员工可以为真实员工高质量处理10000小时/年的工作任务,为流程用户节省100000小时/年的等待时间。

相比于在系统上搭建数据库、云等新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员工项目更能让一线员工更直观地分享数字化转型的成果。“数字化员工把真正的员工从大量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新性的工作中。”

01项目立项

2020年初将提出数字员工项目。

一年前,南航梳理内部业务,决定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走访国内头部科技公司和先进企业寻求经验,南航决定从业务流程入手,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

也是在这一年,南航成立了科技信息与流程管理部(以下简称科技信息部),承担集团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部分工作。“科信系名字有点长,但直接体现了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的思路。”刘振光说。

其中,科技与信息技术部承担着搭建业务与技术之间桥梁的行业专家角色,成员大多来自业务端。而信息中心承担“技术”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相对传统的“信息中心”在南航经历了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打磨,正在经历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IT R&D到IT运营的转变。

数字员工项目诞生于两个部门的合作。业务方面由信息部统筹,技术方面由信息中心承担。

项目业务方代表刘振光多次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公司流程架构的设计、流程体系框架的制定、流程优化项目以及各流程的绩效分析。南航技术代表姚婷曾参与南航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之后开始接触和应用RPA技术。

2020年,刘振光率先提出了数字员工项目,姚婷作为信息中心的技术专员给出了项目的可行性评估。随后,数字员工项目在南航的审批会上通过了内部合规审查和价值审查。

南航数字化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价值审批,这对于很多项目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即使能说清楚自己业务的哪些环节可以改进,但项目的具体价值还是很难量化。

“许多数字项目就像下水道项目。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或接触到的,但他们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刘振光说。

然而,数字员工项目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南航从人力成本节约、合规和审计成本节约、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收益损失等方面进行评估。据统计,数字化员工项目为南航带来了数百万的价值回报。

立项成功意味着打造数字化员工已经成为集团的共识,这是很多数字化项目的关键一步。“达成共识往往比完美的解决方案更重要,这对于新兴事物尤为重要。”刘振光说。

南航数字化项目立项后,项目组要定期向集团各部门进行进度汇报,接受集团的监督和督促。通过让项目建设的过程透明化,科技信息司在实际落地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02着陆

因为数字化员工是南航各个部门的辅助工具,在落地初期,项目组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全公司的所有业务场景,包括分子公司。

之后,姚婷带领的技术团队会加入进来,判断哪些场景适合数字化员工,哪些场景能更快看到落地效果,从而确定项目在各个部门落地的先后顺序。

在落地的第一阶段,项目组选择了人力资源、行政事务、维护等8个业务流程相对清晰的单位,在一个月内实现了30个自动化的业务场景。

整个过程看似很快,但落地困难重重。

项目组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很多业务部门的员工担心数字化员工上岗后会被取代。对于业务部门的高管来说,他们想知道如何进行数字化员工的管理和绩效考核。

对此,项目组与各业务部门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双方明确的前提是,数字化员工在处理高频、标准流程业务时,效率和准确率高于真实员工。将数字员工定位为真实员工的“助手”,辅助真实员工完成相对“机械”的工作内容,将使真实员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做更多有策略、有机制、有创新的工作,各部门的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事实证明,数字员工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员工。姚婷用移动支付技术兴起后的场景打了个比方——人们在手机上进行便捷转账后,银行的员工并没有被大规模替代,因为在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业务部门的总工作量也在不断扩大,真正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升技能,增强处理关键业务的能力。

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后,其他问题就是项目落地过程中跨部门磨合的细节问题。

比如在项目研究、测试、部署的各个环节,业务部门的员工都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配合;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第一阶段难免流程没想好,系统设备没准备好。

在这方面,充分的沟通是关键。刘振光总结道,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消协业务部门可能存在的顾虑,也要给项目组留下足够的试错空间,为以后的落地积累经验。

从一期的落地来看,数字化员工项目解决了南航过去存在的很多问题。

首先,疫情期间,由于人员管控等原因,真实员工无法到现场工作。数字化员工具有7*24小时全天候,不需要固定办公场所的特点,因此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以前有些业务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比如航材装箱单管理、运价文件监控、资产审计、固定资产等不够精细。现在数字化员工的参与,可以让一些业务的流程管理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级别。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数字员工中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马来西亚等沿线国家提供数字员工服务,打通当地指定银行与南航的数据连接,保障南航当地销售业务和日常办公的正常开展,以及业务数据及时正确同步到南航总部。

03复制

“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字化的员工助理。这个愿景真的很宏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而是让每个部门、每个分子公司都有一个数字化的员工。我觉得未来三四年就能实现。届时,南航可能会有两三百名数字化员工。”刘振光告诉氪星时的数字。

预计数字员工项目一期为南航真实员工高质量办理10000小时/年,为流程用户节省100000小时/年等待时间。

由于一期的落地效果显著,数字化员工的二期、三期需求也随之出现。

首先是总部的职能部门,还有很多工作属于重复耗时但规则明确的范畴。在这里,数字化员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其次是南航的分子公司。结合分子公司的业务特点,技术团队会结合是否有机房、it团队等因素来决定落地数字员工项目的优先级。

此外,姚婷还希望继续拓展数字员工的应用深度,在AI技术提升数字员工智能的前提下,让真实员工与数字员工的合作更加顺畅。

“在这个阶段,技术人员帮助业务部门创造数字化员工。接下来,我们希望逐渐过渡到业务同事自己设计数字化员工。”姚婷表示,“现在很多业务同事都可以准确地反映数字化员工的运营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通过深化功能、拓展场景,项目组有了更大的视野——将所有业务场景流程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业务版图,实现数字化员工端到端的业务协同。

要实现这一愿景,南航离不开外部供应商的合作。由于南航是国内航空业第一家大规模应用数字化员工的航空公司,南航提供行业专家的经验,外部供应商提供标准化工具,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

对此,刘振光表示,由于每个企业的业务都有其特殊性,南航的数字化员工项目不一定完全适合复制到其他行业和企业,但南航在如何与业务和技术、内部团队和外部供应商紧密合作方面的经验可以复制到各行各业。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航次电子登机牌如何获取的详细介绍,以及南航登机牌每位员工的数字化秘诀。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如何获取电子登机牌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