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婚假休几天2022,超全面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8 11:54:07

导读:国家规定婚假休几天2022,超级全面作者:段,龚澄澄 一、享受婚假的条件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请婚丧假和旅游假的通知》(劳总薪〔1980〕29号)“职工结婚或直系

国家规定婚假休几天2022,超级全面

作者:段,龚澄澄

一、享受婚假的条件

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请婚丧假和旅游假的通知》(劳总薪〔1980〕29号)“职工结婚或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单位行政领导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一至三天婚丧假。"

由此可见,享受婚假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所在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第二,结婚。

这里的“结婚”,根据《婚姻法》第八条和《婚姻法解释(一)》第五条的规定,仅指结婚登记的行为。所以,只有结婚登记的行为发生在你的工作单位,你才能享受婚假。在原单位登记结婚后直到离职才能在新单位享受婚假的规定,不能支持。

婚假只适用于国企吗?

对于这一点,实践中相关地方法规基本规定婚假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如《广东省企业职工节日待遇和死亡抚恤金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婚假3天,晚婚者(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再增加10天。”第12条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广东省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织和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

二。婚假天

根据上述通知,天数婚假为一至三天,但我国国家法律层面没有关于具体天数的相关规定。实际操作中,一般给员工三天婚假。比如《广东省企业职工死亡抚恤金暂行规定》规定:“职工结婚,可以享受婚假三天。”

三。再婚的人可以享受婚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再婚问题的批复婚假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关于职工婚丧假规定的精神,再婚职工与初婚职工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用人单位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再婚职工同等婚假待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废止,代之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所以再婚的人可以享受和初婚的人一样的婚假待遇。

四。婚假遇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会顺延吗?

在我国,国家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众说纷纭。对此,笔者仍认为应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比如《上海市计划生育奖励补助若干规定》规定:“晚婚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广东省企业职工死亡抚恤金暂行规定》规定:“婚假节假日原则上一次性连续安排,节假日期间有公休日的,不再增加节假日天数。”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作人员休假的通知》规定:“休假期间包括公休日(星期日),但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的通知》规定:“休假时间的计算包括星期日(公休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的法定节假日可以在休假期间累计计算。”

新疆自治区人事厅关于转发:通知规定:“休假天数计算,不含星期日和法定节假日。”(当时实行六天工作制)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休假制度的暂行办法》规定:“节假日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所以在上海、广东、山东、贵州等地,婚假应该包含休息日,而不是法定节假日。在新疆、四川等地,婚假不包括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

动词 (verb的缩写)婚假治疗

对此,《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婚丧嫁娶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旅游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批准的婚假和旅游假期间,照常支付职工工资。途中的差旅费等。,都是员工照顾的。”《广东省企业职工死亡抚恤金暂行规定》规定:“职工享受婚假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深圳市职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婚假假期的,视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并支付了工资。”

根据上述规定,在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为职工提供了劳动,应当依法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不得克扣职工工资。

那么,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支付绩效奖金、业务提成工资等。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还是实际一直支付的?

对此,笔者认为,根据上述规定,既然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那么用人单位只能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按照当地的一些规定,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是可以约定的。如《深圳市职工工资支付规定》第四条规定:“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得低于市政府公布的标准。”

所以在这些地方,如果用人单位有严格完善的工资管理制度,那么与工作业绩挂钩的绩效奖金和销售提成,可以由用人单位根据员工当月的工作业绩发放。

六。婚假有时效期限吗?

在我看来,享受婚假是合格员工的权利。既然是劳动者的权利,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下,除非劳动者放弃,否则不能任意剥夺或者限制。所以,在劳动者自身没有放弃的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分析:

1.员工享受婚假的权利是否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限制?

首先,我们看看能否通过劳动合同限制员工享受婚假的权利。笔者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休息休假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对此进行约定。

那么,有没有可能对此进行限制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用的是‘排除’一词,而不是‘限制’。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法禁止排除劳动者权利,但不禁止限制劳动者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来限制员工享受婚假的权利。

那么这样的约定是否涉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根据法理,强制性规定既包括禁止性规定,也包括强制性规定。在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中,并没有禁止通过劳动合同限制劳动者享有婚假的权利,也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员工的婚假权利多长时间。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劳动合同限制劳动者享有婚假的权利,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二,能不能用规章制度来约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与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这样,可以用规章制度来规定,前提是依法经过民主程序通过和公示。

2.如果公司没有这样的规章制度,双方也没有约定,怎么办?

对此,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笔者认为,既然这是员工的权利,那么可以从权利的行使期限来考虑。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这项权利的最长期限是从工人登记结婚之日起一年。

七。法定节假日、婚假和年假等假期可以连续休吗?

带薪年假,婚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权。劳动者什么时候休年假,婚假,能否休连休?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没有相关规定,那么用人单位无权拒绝员工提出的法定节假日、婚假和年休假等连续休假的建议。

这就提醒用人单位,如果公司缺人或者对岗位有特殊要求,就要提前建立完整的休假制度,明确劳动者的休假条件、时间、审批程序,以及各种休假是否可以连续休,防止劳动者接连休长假,影响公司正常运转。

八。婚假什么时候休息?

婚假什么时间该休,在实践中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笔者认为,如果单位有规章制度:婚假必须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鉴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婚假必须在什么时间内用完,因此婚假的使用期限并不违反我国对婚假的规定,只要公司限制使用婚假符合以下要求:即婚假的使用期限应当合理,规章制度应当到位。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必须休假婚假。超过规章制度规定的时限,公司可以不予批准。

但是,如果单位没有这样的规章制度,怎么办?

一种观点是:国家对婚假的天数有明确规定,但对婚假的时效没有规定,可由单位根据自身条件规定。如果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既然婚假是国家给员工的福利,那么什么时候休假婚假是员工的权利,既然员工从来没有享受过婚假待遇,那么可以允许他们补休。也就是说,员工可以在自己单位内部随时申请请假婚假,没有时间限制。

作者反对上述观点。按照上述观点,如果员工25岁结婚,只要还没休假婚假,用人单位就应该允许他55岁休假,这是不是很荒谬?

笔者认为:婚假顾名思义是从事婚姻的员工处理婚姻事务的节日。既然是处理婚姻事务,就应该有时间限制,不可能用Hugh 婚假来处理几十年后与婚姻无关的事情。

当然,这个期限,从权利行使的角度,可以参照《民法典》关于保护时效的规定,确定为3年。也就是说,员工从结婚登记之日起就有权利请假婚假,员工也应该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权利。3年内未主张起飞权婚假的,视为放弃起飞权婚假。

段,擅长劳动法,现任深圳市坪山新区兼职劳动仲裁员,广东英尊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

著有《人力资源全过程法律风险管理手册》、《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控操作实务》、《人力成本法律管控一体化丛书》等。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国家规定婚假休几天2022的超级全面详细的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国家规定婚假休几天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