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方法,政策性搬迁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政策性搬迁会计处理案例分析原安世强博士安谈财税。2021-08-23 05:00被纳入话题#财税知识105目录上一期笔者讲解了政策性
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方法,政策性搬迁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政策性搬迁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原安世强博士安谈财税。
2021-08-23 05:00被纳入话题
#财税知识105目录上一期笔者讲解了政策性搬迁的税务处理,后来发现很多财务人员还是无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此外,还有一种误解,认为政策性搬迁不产生损益,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有必要再解释会计处理:
第一,真实案例
目前政策性的搬迁一般是基于资产价值评估,在评估价值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补偿,补偿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补偿协议的一些条款如下:
甲方的补偿内容、标准和金额:
1.土地评估价值:600万元
2.房屋评估价值:800万元
3.拆迁补偿:20000元
4.其他资产补偿:500万元。
5.停产停业补偿费:700万。
总计2602万
甲方应分三期付款:
第一阶段,合同生效后,将产权证交付甲方确认,支付1000万元;
第二期,甲方配合甲方注销或变更房地产权证后10日内,乙方支付1000万元;
最后一期,乙方清理可清理的资产,将土地及剩余不可移动物移交给甲方,完成交接手续后30天内,甲方一次性支付剩余款项。乙方应向甲方开具等额增值税发票..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①收到第一笔款项。
借:银行1000元。
贷项:延期收益 1000
②领取第二笔款项。
借:银行1000元。
贷项:延期收益 1000
③领取第三笔款项。
借:银行存款602
贷项:延期收益 602
④清理处置不动产。
由于房地产是根据其评估价值确定的价格,因此应按照转让的房地产进行核算,并适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假设固定资产600万,累计折旧100万,无形资产原值500万,累计摊销200万。
借:延期收益 800
贷款:资产处置收益-固定资产处置800
借:固定资产清算500
累计折旧100
贷款:固定资产600元
借:资产处置收益 500
贷款:清理固定资产500元。
借:延期收益 600
贷款:资产处置收益-无形资产处置600
借:资产处置收益 300
累计摊销200英镑
贷款:无形资产500元
即房产转让所得=[800-(600-100)]+[600-(500-200)]= 600万。
上述会计处理是基于取得的款项是不动产的对价,而不是补偿,应适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对于对价以外的钱,属于补贴,应该适用政府补贴标准。
此外,由于收取转让的房地产在性质上不是补偿,不具有政府补助的性质,所以收到的款项也可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合同负债(预付款)和递延收益,其中合同负债是房地产的对价,不通过递延收益账户过渡。
⑤搬迁补偿主要是指在离开原厂的过程中,对运费等搬迁费用的补偿。运费过程中同步结算给其他收益,即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
借方:延期收益 2
贷项:其他收益 2
⑥由于各种原因,其他资产的补偿在搬迁过程中必然涉及价值减值。在新厂区建设类似的资产可能要花更多的钱,所以需要区分补贴的资产。如购置新设备,则根据新设备对应的折旧年限,分期递延收益至其他收益;如果涉及重新安装旧设备,补贴将根据旧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从递延收益结转至其他收益。也就是说,对资产的补助要按照政府补助准则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核算。
假设公司在搬迁过程中更换了全新的设备,按照10年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递延的收益也会结转到其他收益
借:延期收益(500/10) 50
贷项:其他收益 50
当然,可能还有更具体的补贴资产类型,可以具体分析和处理。
此外,如果拆除资产过程中发生了较多费用,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则按照收到的其他资产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提前冲减拆除费用是合理的。
⑦停产停业补偿。停产后需要工资等费用。因此,这项补贴可以在搬迁期间从延期收益结转到其他收益,作为停工期间工人工资的补贴,假设搬迁时间为2年。
借:延期收益(700/2)350
贷项:其他收益 350
二、对政策性搬迁会计处理的进一步解读
上面政策性重定位涉及的核算已经详细演示过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政策性搬迁的收入不是免税的,所以政策性搬迁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单独核算,确认的收入会递延;否则需要结合经营活动进行纳税。如果搬迁周期长,选择延期纳税是有利的;此外,如果不遵守政策性的搬迁政策,收到的钱将有纳税义务。如果适用政策性的搬迁政策,即使递延收益等科目没有结转到其他收益,即没有纳入利润表,也要缴纳所得税。
其他需要说明的。很多人认为搬迁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应该计入资本公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解释3号声明的含义应理解为,如果属于资产转移,如按评估值转移不动产,应适用固定资产等标准;按照政府补贴标准进行补偿;凡不属于它的,按股权交易视同政府资本投入,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四。企业应该如何获得政府的搬迁补偿会计处理?
答:企业因城市总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搬迁时,从财政预算中直接收到的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属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相关费用、停工损失和搬迁改造后待建新资产。
修正
,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贴
》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取得的拆迁补偿的扣除
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企业收到上述以外的搬迁补偿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处理。
注意:一般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收到的价格,或者是房地产转让的一部分,或者是补偿的一部分,被转移到deferred 收益。一般政府不会多交,剩下的作为政府投资,最后转入专项应付款中的资本公积。所以我的例子里直接用了递延收益,很少用专用应付账款。一般以政府为出资人,并按专用账户用途解释。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特殊或特定目的的资金。
二、本科目可按资金投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收到或应收的资本拨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核销的专项应付款。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政策性搬迁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有所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