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地方审计报告披露专项债使用问题:资金闲置与超进度拨付问题并存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3 22:45:11

导读:专项资金使用报告,地方审计报告披露专项债务使用问题:资金闲置和超计划拨付问题并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进上海报道截至8月1日,全国已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

专项资金使用报告,地方审计报告披露专项债务使用问题:资金闲置和超计划拨付问题并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进上海报道截至8月1日,全国已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审计厅(局)公布了《2021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报告)。

近年来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近三年债券金额超过3.6万亿元,成为稳经济、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因此专项债务资金的使用也成为地方审计的重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多个省份的审计报告显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问题前者主要包括资金闲置和项目储备不足,后者包括工资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支出进度考核,超进度拨付了债券资金,这也不利于实物工作量的形成。对此,一些地方审计报告建议加强对专项债券基金发行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闲散资金

专项债2015年首次发行,当年发行1000亿。2016年和2017年,其发行量分别扩大到4000亿元和8000亿元。2018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9年扩大至2.15万亿元。2020年再创新高,达到3.75万亿元。2021年、2022年再创新高。

“近年来专项债券已经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承担着稳投资、促增长、补短板的作用。特别是在各级‘三保’的巨大压力下,专项债券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马车和重大项目极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南方某市债务办人士说。

因此,如何用好这笔资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河南省审计报告指出,对南阳等64个市县的审计显示,我省专项债券项目应用管理较为规范,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率仍有待提高。

河南省审计报告指出,商丘等47个市县155.7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长期闲置,其中38.26亿元因财政部门未及时发放,在国库滞留90多天,最长滞留时间达672天;17.49亿元在项目单位闲置超过6个月,最长闲置时间15个月。

广东省财政厅还披露,有15个2021 专项债券项目截至2022年2月资金支出进度低于30%,涉及债券资金7.76亿元。重庆市审计局还指出,部分区县新增债券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违规改变债券资金用途和闲置半年以上未使用的债券资金问题。

“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申请通过率和债券资金的使用进度。”西部某市债办人士表示,“从近一段时间债券需求申报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部分申报项目确实存在前期手续不完善的情况,甚至有的项目是临时决定申报的。除项目名称外,无其他前期材料,既未办理立项审批,也未办理征地拆迁、用地环评等手续。更有甚者,从近几年债券使用的情况来看,个别项目的债券资金投放后,手续拖延,导致债券支出的延迟,严重影响了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率。”

据上述南方省债办人士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发债后无法开工的项目,大部分是因为土地无法落实,小部分是因为前期工作论证不深入(如调整设计方案),极小部分是因为环评等原因。

这些也体现在各个地方审计报告。山东省审计厅对支持“七网”专项建设债券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4市27县36个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环评、土地、规划等手续不全,或在实施过程中调整规划设计,导致项目难以启动或进展缓慢。债券资金6.28亿元,因未按项目实际需求发行而闲置。

北京市审计局披露,部分新增国债项目申报管理不严格。1个区对20个前期手续不全、债券资金余额或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申请发行新增政府债券,导致新增资金余额152.38亿元,其中专项债券余额120.87亿元。

今年4月,财政部副部长徐洪才在国新办吹风会上介绍,为避免债务资金闲置,财政部不断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一是严格项目审核,二是全面推进穿透式监控,三是实施支出进度预警通报制度。

“除上述措施外,财政部将继续实施现有管理措施,如继续组织财政部地方监管局开展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核查,推进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全覆盖。”徐洪才说。

超计划支付资金

专项在债务资金闲置的同时,部分地区问题超计划拨付资金。山东省审计厅披露,部分债券资金被挪用、违规出借、超计划支付工程款问题。

7月7日,山东省财政厅监察局发布《加强区县债务绩效管理,精准可持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一文,指出部分区县债券资本支出进度不合规。

分析称,为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尽快发挥债券资金对经济的撬动作用,各省市各级财政部门每月调度债券资金支出进度,狠抓资金使用效率。但在督查中发现,由于部分地区的分配进度与部门考核直接挂钩,下级甚至会直接“约谈”区县一把手;项目不成熟、前期程序不完备、“资金等项目”等多重因素叠加,普遍存在“重资金轻推进项目”的情况,导致实践中债券资金拨付进度缓慢。

文章还指出,在层层压力下,项目单位无视工程实际进度,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付款。而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垫付资金等“曲线救国”的方式,超进度支付债券资金,并没有真正形成真正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专项债券基金刺激消费、撬动经济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债券资金超计划拨付是地方应对支出进度考核的措施,但合规上有问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建立了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通报和预警制度,相应关注三个指标:一是发行进度,等于债券发行额/已发行债券额;二是资金划拨进度,等于国库划拨/债券发行数量;三是实际支出进度,等于项目单位实际支出金额/国库拨付金额。其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指标。

多位地方金融人士反映,超计划配置债券基金并非个案。四川省审计厅还披露,市县新增债券资金33.87亿元闲置一年以上,部分市县超进度扩大使用范围、拨付债券资金16.06亿元。

针对这种情况,上述文章建议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效率评价机制和债券资金使用效率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的设置,主要包括对项目收入、还本付息、项目资金使用和支付进度、国库资金垫付和回笼等方面的监管。,从而加强从债券发行到资金使用各个环节的绩效评价,以绩效评价促进债券发行管理和债券资金使用效率。

用来非法发工资。

根据监管要求,专项债券需要投资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项目,以达到融资与收益的平衡。

监管还设立了专项债券“负面清单”:[/k0/]债券优先用于在建项目,不得用于偿债或经常性支出。严禁发放工资、单位经营费用、养老金支付、利息支付、国有土地出让金支付、已完工项目回购等。严禁用于房地产相关项目、商业工业项目、企业补贴等。另外专项债坚持不安排土地储备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相关项目。

但审计发现部分专项债券不符合监管要求。山东省审计厅披露,1979.87万元债券资金被违规用于置换以前年度建设资金、土地整理相关支出,或用于支付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

北京市审计局还披露,4个区10个项目使用了问题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人员补贴、经常性支出等。,涉案金额2.34亿元。河南省审计厅披露,宝丰等14个市县挪用专项债券资金33.91亿元,用于发放与债券项目无关人员的工资。

"专项债务资金必须用于资本支出,而那些用于员工工资、办公费用、债务偿还等。不是资本支出,因此不符合规定。”上述南方省债办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专项债务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但专项债务项目收益有限,无法覆盖融资。山东省审计厅披露,部分项目未及时投产或运行效果差,难以实现收支平衡。

上述西部省债办人士表示,本息覆盖率不足的原因有两点:问题。一是项目本身没有收益或者收益极小,不适合发行专项债券,比如市政道路;二是在计算本息偿付比例时,只考虑债券的本金,不考虑债券的利息和其他市场化融资的本息。

对于收入不足的问题,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建议,未来应提高地方一般债务比重,降低地方专项债务比重。逻辑在于“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补齐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短板。“其实这些领域大部分都与公益投资有关,大部分都不属于专项债务项目。部分投资可以通过地方一般债务来满足。”

(统筹:马春元)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专项资金使用报告、本地审计报告披露专项债务使用问题的详细介绍:资金闲置与超计划拨付的并存问题。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能帮助你了解资金使用报告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