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弹性工作是什么意思?有周末吗?现在是高大 on 职业最近看到两篇观点有点偏激的报道,真的有点沉不住气。一个是名校博士生挤进中小学,师资过热;一个是山东有个老师,气学生是“植物人
弹性工作是什么意思?有周末吗?现在是高大 on 职业
最近看到两篇观点有点偏激的报道,真的有点沉不住气。一个是名校博士生挤进中小学,师资过热;一个是山东有个老师,气学生是“植物人”。老师是个高难度高风险职业。
所有的报道都是真实的。这两年确实有很多名校的研究生,加入了中小学。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现实中,仍然有很多学校严重缺编,教师难聘仍然是普遍现象。此外,各地重视“无保险”工作,个别学生“难管”气人也是事实。不过,能发火的老师还是个案。
一、最光荣职业不是梦,是指教师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并不是说教师岗位更甜更甜更舒服——不要被误解误导。
1.工作轻松,压力小。有人总结了名校研究生涌向中小学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工作轻松,压力小。他们认为小学只是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一天上两三节课,下课就好了。没有互联网公司那么忙,也没有产品销售人员那么有压力。
尤其是小学老师,只有一点知识,需要教两三周十分钟以内的加减法。大学生上这样的课根本不用备课,一节课学生的作业不到十分钟就写完了。这真的是最轻松的工作。上班就是让孩子玩,真的是世界上最轻松的工作。
其实中小学老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高中因为高考压力,老师和学生投入都很大。有住校生的学校,教师在校时间至少10个小时,班主任和有管理任务的领导在校时间更多。
尤其是学校质量好的学校,老师和学生要求高,家长期望高,社会关注度高。老师压力很大。一天两三节课可能只是他们工作量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备课,作业的准备和批改,还有说不出的东西,绝不是外人想的那么简单。
还有来自教学质量的提高,自身业务的提升,职称的晋升,学生的不同需求,家长的期望,同行之间的竞争,各种考核评价的负担,压在老师身上。来自其他行业的压力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但都不小。
小学教学的课堂容量真的不大,知识本身没有压力,老师基础差,学什么卖什么也能应付。但小学老师的难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孩子几乎是一张白纸,听不懂大人说什么。
反过来,大人也很难听懂孩子的话。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设计出最能让孩子接受、最高效的教案,并不容易。此外,小学更强调教育人的活动。老师不仅可以上几节文化课,还可以策划组织各种活动。
2.生活规律不加班。传说中学实行弹性工作制,老师只要按时上课,其他时间自由安排。996和007羡慕的对象。
很多学校确实有这样的规定。比如第一节课是早上7: 40,有课的老师7: 30到位,没有第一节课的老师8: 00到校,中午最后一节课是11: 40。没有上最后一节课或者值班的老师可以11点下班。
即使在正常工作时间,如果老师有特殊情况,临时外出办事或者回家,只要不耽误上课,不影响正常工作,是不允许请假的。最多是在年级备案(给负责人)。即使有课或者其他工作,也可以让其他同事临时轮班。
流水线上的教师和工厂工人,窗口服务人员,产业工人,上班族,工作性质不同,要求也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时间和内容弹性确实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却被选择性地忽略了,即教师除了上课和学校活动的确定时间外,还有大量不确定的工作,如备课、准备学生作业、批改作业、规划学生活动计划、查阅资料、从事教学科研等等。
这些弹性工作中有一些是在上课时间进行的。大部分都是下班回家后要做的,尤其是高级教师。晚上在家加班熬夜很正常。可能很多人都有自习室,但是大部分都是真正用来读书研究的老师,其他行业的自习室大部分都是摆设。
这就像疫情期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可以在家远程办公,仍然可以完成工作任务。虽然没有公司上班,但有些实际工作时间不到996小时,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并不是说弹性是洒脱的。
3.带薪假期让人羡慕。中小学的寒暑假是其他行业羡慕的对象,但是学校为什么要设置寒暑假呢?不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国内外也不例外?
现在很多人会拿教师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比,说教师每年有两个月的寒暑假带薪。拿着工资到处旅游真的很酷。应该是世界上职业没有人会得到这样的超级待遇。因为这个假期,很多人想加入中小学。
中国的学生寒暑假实际上起源于清末的教育制度改革,是西学东渐时一种新型学校的建立。工作日和寒暑假是从西方制度中引申出来的,西方的周末和寒暑假大多是因为宗教原因而设立的。传到中国办学后,周末和寒暑假蔚然成风。
现代教育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无法照顾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容易把培养成千上万人的人当成工业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两个学期之间安排了一个长假,目的是让学生有自由的时间充分发展个性。
教育应该提倡自由学习和个性发展。而班级授课制实行“教材、大纲、考试”三统一,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制约。假期不会有“统一”,学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发展个性。
所以中小学的暑假就是换个地方,换个方式学习。但这个学习不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文化课,而是让孩子发展个性。如体育、艺术、社交活动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当然也不排除让有需要的孩子上文化补课。有人说假期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超越,有道理。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个班级,学着同样的教材,不可能有丰富多样的理解和领悟。
综上所述,寒暑假是为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立的,而不是为了老师的休假。事实上,教师在寒暑假并不享受假期。学生放假后,老师要分析一个学期的教学得失和给定班级学生的习得情况。
当然,参加培训也是教师假期的一项重要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实践研讨和各级教学论坛;还有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下学期的教学计划,资料准备,活动计划,备课安排等等。
如果按行业划分,中小学教师的年工作时间总和一定是各行各业中最长的群体,是最长的群体之一。所以,不要传递中小学老师工作时间短,性价比高的虚假信息。
3.工资稳定,无风险。深圳某区以30多万年薪给中小学引进清北博士,引起全网热议。如果你认为中小学教师高薪时代已经到来,可能有点过了。
是的,这几年受很多因素影响,很多行业都要重新洗牌,大学生求职不容易,包括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深圳年薪30万不算低,但不代表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真的达到了这样的水平。
很多年前《教师法》里就有表述,说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要基本保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而且这话已经说了很多年了。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理解是,中小学教师的新资本水平还没有达到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还有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如何?三年前,一位部级领导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的月薪刚刚过万。几年过去了,就算涨到一万五,一年也不到二十万。深圳有30个博士,工资真的够高了。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如何?前天听到一个数据,说在一个地级市工作十几年的中级职称教师,一个月收入6000左右,一年大概7万。高级职称教师工作15到20年,年薪10万左右。我相信这是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水平。
可能有些地区,有些学校有特殊需求,开辟了一些特殊政策。有些学校甚至有“一校两制”,即提供少数指标,以高薪吸引人才。但是学校原来的老师还是享受贫困,原来一年七八万。
天津卫视有个求职节目叫《都是你》。大学生实习工资每天200左右,应届毕业生起薪6000-8000,很正常。如果有几年工作经验,月入过万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是销售类和主播类的,每年赚个二三十万似乎也不奇怪。
相比之下,中小学老师,奋斗10多年,拿七八万,真的不算很高。年薪30万的中小学教师职位是特例,不要外推到一般规律。
二是社会对教师有偏见,教师社会地位不高,职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但还没到很危险的程度。“高风险职业”也不成立。
据报道,山东某中学老师为了阻止学生上课离开教室喝水,引发语言冲突。学生极其反感,老师非常生气,后果非常严重。血冲上额头,晕倒在讲台上。他被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脑死亡。获救后,他成了植物人。
这当然是悲剧,但也是特例。能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不多,能让学生生气的老师也很少。不具有代表性,但网友引起的诸多评论值得我们深思。压力大的老师。不少网友表示,目前教师压力太大,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家长越来越不理解,社会越来越躁动,教师的工作环境越来越艰难。一线老师的反应是,在学校教书已经不是他们的主业了,处理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的时间远远大于教学的时间。安全管理,防疫志愿者,辍学控制,出勤率呢...教师是全能的杂工,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随叫随到。
双减实施后,来自教学的压力持续增加。上级定指标,校长要给老师加码,家长现在没有补习班。他们整天在群里问成绩的问题。教师之间的竞争加剧,“内卷化”越来越严重。
加上延迟服务,很快就来了。没有规划,没有准备,没有人员,没有项目。直接分在老师头上。再说了,没那回事,没那回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要看着一群学生,不能上课,也不能出事。
上级部门给学校布置了各种任务,学校领导则增加了要求。学生可以无视老师的话,反抗,鄙视,不尊重老师。有的家长要么“短视”,要么“放养”,有的不仅不配合,而且令人反感。
社会上有些人误以为教师工资高,工作轻,就是不舒服。找借口闹事。今天报的作业太多了。明天就要公布学生成绩了,违反规定。院系和校领导,为了讲和,只能要求老师妥协。
几年前“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最佳辞职信,引起全网热议;最近网上又有一个叫李婷婷的人被举报,裸辞去昆明西郊开发一个大墨玉村,过着田园生活。辞职前都是中学老师。
第三,客观面对现实,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过于悲观——老师是360行里的一个行业,只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工作。
人们称赞教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意思是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塑造人的身体更重要。另外,教师的教学就是奉献,无私奉献当然是高尚的,重要的,高尚的职业,当然也是最光荣的职业。
但这里最好最出彩的是老师的职业,与从业者的个人收入、荣誉、舒适度无关。老师有机会塑造学生的灵魂,但无法控制自己能塑造什么样的灵魂。老师可以燃烧自己,但能不能照亮别人的路就不好说了。
马云和余都辞去了教职,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们都经常说想回去当老师。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但是老师都不相信。还是现实一点,客观面对现实吧。
不要盲目夸大老师的好处,也不要觉得老师太卑微。这是一份靠知识实现的工作,是一份靠智慧教人的工作,是一份用心养心的工作。如果你能忍受孤独和贫穷,欢迎加入我们。想出去见见世面,回归农村,建立商业帝国的,不要进这个门。
总结:以上内容是弹性工作是否有周末。是高大上职业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弹性工作意味着什么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