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最新2020,中国故事|守护迎客松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7 14:33:17

导读: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最新2020,中国故事|守护迎客松视频加载...黄山迎客松,也许是中国的“曝光率”最高的松。它伸向枝头的一边,很像热情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客人,因此得名“迎客松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最新2020,中国故事|守护迎客松

视频加载...

黄山迎客松,也许是中国的“曝光率”最高的松。它伸向枝头的一边,很像热情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客人,因此得名“迎客松”。今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簇“迎客松”烟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绽放,成为中国热情拥抱世界的象征。

英松一直被人小心翼翼的守护着。今天,这棵刚刚完成第五次全面“体检”的古松树,继续书写着关于山、关于人、关于这个国家的美丽传说。

“望、嗅、问、切”古树的体检

秋天,黄山到处都是游客。玉屏峰下的迎客松周围搭起竹棚架,一些穿着橘黄色马甲的人走在其中。

10月12日,在黄山风景区,工人们正在搭建临时工作平台,为迎客松“全面体检”。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或者他们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针叶的颜色和顶芽的饱满程度;或者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松针和顶芽的长度;或者轻轻拍打树皮,对可能存在病虫害隐患或损伤的部位进行深入检查和清理...

这是迎客松的第五次“体检”。

在游客的簇拥下,由森林病虫害防治、植物生理、土壤营养、树木栽培养护等相关学科的专家以及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迎客松的生长状态和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查。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工程师吴宜军说,古树树龄较大,一般受冰冻、雪压、雷击、风害、病虫害等损害。木材腐烂的真菌、害虫和雨水会从伤口侵入,导致树木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下降,容易导致树枝断裂甚至倒伏。

根据《安徽省和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要求,对迎客松等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和寿命,需要通过体检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生长的不利因素。

从1998年开始,当地一般每6年对迎客松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和全面的保护。

“新梢生长正常”、“叶片呈绿色,新果饱满”、“无明显病虫害症状”、“颜色呈紫色,说明顶芽旺盛”…

专家组经过实地“望、闻、问、切”,一致认为迎客松生长正常、良好。

独立峰见证国运

谁也不知道一粒种子会带着怎样的因缘,在黄山的奇石上飞来飞去。

谁也没想到,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美丽的黄山四季,会把这颗种子孕育成一棵松树,有着见证世界转动的独特名字。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王国印是研究迎客松的专家。在他的电脑里,大约有500张迎客松不同时期的照片。

“这是拍照最多的松树。”王国印说现存最早的迎客松照片拍摄于1914年。

这是1914年拍摄的迎客松照片(资料照片的翻拍)。新华社发(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供图)

当年5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率领一支考察队来到黄山。他早就仰慕黄山之名,特意请了人陪同。山上游客很少,一行人走了几天,欣赏了奇妙的景色,拍了很多当时罕见的场景,迎客松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看似平静的画面之外,也有动荡的时代。上中国一百年前,积贫积弱,大好河山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世事沧桑。植根于陡峭山峰和悬崖之间的迎客松,一直承载着中国人的深情。郭旺介绍,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铁画《迎客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由铁制成的“迎客松”是力与美的结合,象征着人民国家的长治久安,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热情好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人逐渐富裕起来,旅游也成了一种时尚。英松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看着一群群来这里拍照的游客。是壮丽河山的生动注脚,也是日新月异的时代见证。

树守山,人守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迎客松就有了专职“保姆”:寿松仁。胡晓春是迎客松的第19任守兵,已经守了12年。

白天每两个小时检查一次。如果晚上有报警信号,不管多晚,天气多坏,都要马上查看情况。《胡晓春都》详细记录了迎松的每一根枝条、每一个尖端,甚至树皮的细微变化。从2010年至今,胡晓春已经记录了70多篇140多万字的《迎客松日记》。

“2012年1月23日,元旦。晴天风力1到3级,气温-4到-7℃。相对湿度88%。迎客松的枝、冠上积雪明显减少,倒枝的枝、梢稍有下垂,其他枝、干、撑均正常。”这是日记中普通的一页。

"春秋防虫,夏季防台风暴雨,冬季防大雪."胡晓春说,每个季节,迎客松的保护都不一样。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胡晓春在这份工作中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平均每年有300多天在山里度过,对别人来说又无聊又辛苦。

“白天人山人海,晚上很安静。太安静了,你只能听到风吹动草木的声音。孤独也是很享受的。”胡晓春说,十多年来,对他来说,迎客松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亲人。“迎客松,黄山和我是‘你守着山,我守着你’”。

无论是迎客松见证的伟大历史,还是守松人的小故事,都是和松树上的道路年轮一起书写了迎客松的传奇。时光流逝,尽管岁月磨砺,迎客松依然傲然挺立。经过磨砺,永不止步。

总策划:赵丹萍

监制:闵捷

协调人:魏铁民

记者:陈尚英、陈诺

编辑:常陆

新华社和新华社安徽分社共同制作。

总结:以上内容是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最新2020,中国故事|守护迎客松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