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2021事业单位改革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4 23:11:39

导读:自立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2021事业单位改革据介绍,近日,黑龙江省已完成中央批准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共精简2735个事业单位企业编制,收回企业编制8.3万余个。这次真

自立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2021事业单位改革

据介绍,近日,黑龙江省已完成中央批准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共精简2735个事业单位企业编制,收回企业编制8.3万余个。

这次真的很激烈。可以看出,通过深化改革,大大减少了事业单位的数量,精简了领导职数和人员,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2021年事业单位的改革将进入最后一年,很多单位将进行重组,有些将被取消,有些将被改变。事业单位改革后,哪些单位最有可能被撤销?以下三类单位很可能在事业单位改革下受害。今天就来说说吧。

1.自立单位

自养事业单位是一种财务状况自给自足,盈亏自负的事业单位。典型的自收自支单位有宾馆、印刷厂、规划院、测绘院等。其实在事业单位中自收自支单位占的比例非常小。在体制内稳定的环境下,这些单位没有创新,竞争不大,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是必然的事情。

事业单位改革后,自收自支单位年底普遍改为企业,按照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但很可能这些单位在体制内时间长了竞争力就不够了,所以选择这种事业单位的考生要慎重。

2.公益二类单位

二类公益性单位主要是指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性服务的单位,以差额拨款为主。看行业未来走势,不稳定,忽高忽低。一大堆公益二类的结果,其实大家都懂得打副业,做统一的财务体系,拿二类的业绩,看起来都会赚得盆满钵满。

说到底,第二类的很多超出部分都属于非法发行。事业单位改革后,补贴发放要重新核定,很多职工的实际收入会“下降”。所以这种事业单位考试要慎重考虑。

3.行政执法单位

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都有行政执法职能,尤其是各种执法机构下面的二级单位,比如各种类型的“执法大队”,一般都属于公众参与事业单位。

因为不了解事业单位执法人员的身份属性和行政执法改革的大趋势,很多人会认为事业单位执法人员会直接成为公务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行政编制数是执法机关想成为公务员的最大障碍。因为行政部门有一个巨大的前提,事业部门很难大规模转公务员。如果要改的话,那么对于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编制,公众参与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事实上,无论是精简还是增加、合并或取消业务系列,都应该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准确的设置。特别是要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岗位专业性、工作量等因素,避免以人定岗等不公平问题。

看到这三类事业单位,就要慎重考虑报考了,在职的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你的工资不违规,就不会大幅缩水。即使有改革,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在原单位稳定工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自养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2021事业单位改革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自立事业单位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