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详细介绍一下,私募“员工跟投”热点问题集锦员工后续投资的定义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8月21日颁布实施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是私募基金管理人
详细介绍一下,私募“员工跟投”热点问题集锦
员工后续投资的定义
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8月21日颁布实施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投资制度的基础。
《监管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投资于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视为合格投资者。即员工不需要满足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条件,也不需要满足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条件。
从上述法律条文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业人员免除QFII确认的条件是:
(一)与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劳动关系;
(2)员工投资于他们为之工作的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员工后续投资招聘流程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募集流程包括: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的规定,投资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免试可提供以下材料:
(1)风险问卷
(二)合格投资者承诺函
(三)投资者信息表
(4)投资者和产品风险匹配通知
(五)风险揭示书
(六)合格投资者资产证明
(7) 24小时冷静期,冷静期内回访。
同时私募经理作为一个天生的职业投资者,不需要用投资来双录购买产品。但是私募管理人的高管和普通员工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被认定为职业投资人。不符合专业投资人要求的,必须按要求完成双录,不能免除这个环节。
员工遵循产品备案材料。
从办理的案例来看,基金业协会在认定跟投从业人员时执法严格,主要表现在基金业协会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同时上传以下文件:
一、基金管理人与员工签订的私募劳动合同;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签署的员工在职证明;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凭证,员工工资的凭证。
劳动合同、就业证明、社保证明、工资流向等信息需要相互验证。同时私募基金经理需要关注投资人是否在员工管理系统中进行了注册登记信息。
私募回答演职人员的常见问题
1.中基会目前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出资比例和金额有限制吗?
答:据了解,基金业协会目前不接受所有投资者为从业人员的私募基金备案申请。该产品必须至少有一个外部投资者。对于从业人员过多的私募基金申请,基金业协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馈。
目前,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窗口指导,对“跟投员工”的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暂时没有最低要求。虽然基金业协会没有明确要求“跟投员工”实缴出资额的下限,但在首次提交基金备案申请时,一般情况下,跟投员工会分期缴纳与其他合格投资者实缴出资额相同比例的初始出资额。
2.风控总监可以投资公司发行的基金吗?
答:是的!风控总监是私募经理的高管,可以和他一起投票。
3.私募投资是管理人的股东还是关联方投资,是管理人/员工投资吗?
答:私募管理人的股东或关联方投资管理人发行的私募产品的,股东或关联方不是自然合格投资者,需提供合格投资者证明文件(即初始投资金额100万,机构净资产须满足1000万)。
另外,如果私募基金管理人是第一次发售产品,那么如果基金只由股东、管理人和员工出资,协会倾向于认为有保壳的嫌疑,需要对外募集(即无关的外部投资者认购基金)。
4.员工投资私募基金是否有纳税义务?
答:以自然人员工身份直接投资PE基金或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投资PE基金的,适用20%比例税率或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公司为平台间接投资PE基金的,财产转让所得和合伙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适用25%的比例税率。
5.私募投资基金可以与投资份额与其他普通投资者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份额不一致的基金经理或员工设立?这类产品可以通过协会备案吗?
答:可以记录在案。在这类产品中,对于基金经理或员工的份额,同一份额享有相同的分配权,只是费用和业绩报酬与其他投资者不一致。所有投资者仍分享基金投资收益或承担基金投资损失。
6.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员工如果要投资本公司私募的产品,需要开立统一账户吗?怎么才能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持股账户?持股的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证券私募基金的员工投资本公司私募产品。与其他投资者一样,需要开立统一的基金份额登记账户(以下简称“基金账户”),用于记录投资者持有的私募份基金份额的交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不直接持有股票,所以不需要开立持股账户。
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员工使用其证券账户直接交易股票的,需要遵守《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的投资交易制度》、《员工买卖证券申请制度》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7.经理需要提交季度产品申报的风险揭示书吗?
答:跟投管理人属于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四)项。投资于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可以免于签署风险揭示书,因此可以不提交。
8.新员工加入基金,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保缴纳记录表(下个月才能转)。对立案有影响吗?除了劳动合同还需要提供其他资料吗?
答:备案时需要上传正式的劳动合同,并有情况说明,承诺产品每季度更新开通时上传社保缴纳记录单。
9.如果社保在股东那边,没有转到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跟着投资可行吗?
回答:不,不可行。有投资的员工需要全职,否则需要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10.在员工后续的情况下,当地人力资源公司为外籍员工缴纳社保。如何提交相关资料?
答:社保缴费记录单中,员工的缴费方是人力资源公司。员工与公司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是公司正式员工,但在外地工作,由当地人力资源公司代理社保。
在“其他问题文件声明”中上传情况说明、人力资源公司缴纳的社保缴纳证明以及公司与员工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说明情况和人力资源公司缴纳的社保缴纳证明。最好有带薪人力资源公司的印章。
11.公司高管也是母公司员工,社保由母公司缴纳。这种情况下,高管要做员工后续,社保证明怎么上传?
答:这种情况下会上传资料,母公司或集团缴纳的社保缴纳证明以及公司与员工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说明由母公司或集团缴纳的社保缴纳证明要由缴纳的母公司或集团盖章。
12.基金管理公司聘用的员工年龄都超过60岁了,就不用再交社保了。他们加入投资可以不提供社保记录吗?
答:请提供劳动合同,并说明相关情况。
13.我们有一个员工加入了投资,投资金额超过了100万。我们可以做一个外面的人去买产品吗?股东可以算是外部投资者吗?
答:[1]员工跟风是指私募发行基金产品的基金机构的员工购买私募机构发行的产品。不建议贵公司将该员工投资者作为外部投资者认购本机构发行的基金。
[2]股东在私募机构工作(公司为其缴纳社保并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私募机构发行的产品,应以员工后续投资的形式认购。不持仓的股东被认定为外部投资者。
14.我公司新产品员工加入投资需要提交社保记录。因为我们公司异地工作,这个员工在分公司缴纳社保。你能把这个员工的社会保险记录提交给分公司吗?
答:可以提交分公司员工的社保证明;
【1】分公司提供的社保证明符合以下条件:1)社保证明中能体现缴费人姓名;2)分行与总行关系的补充说明;
[2]建议提供从就业到提交社保证明之日的记录。
15.经理投的产品是同级别的,没有分级的结构吗?你要达到3号文的要求,可以计提管理人的绩效报酬吗?
答:管理人投资不是结构性产品。经理应按合同约定提取绩效报酬。
16.员工跟投,员工离职怎么办?
答:
讨论和参考1:
转给没走的同事!
讨论和参考2:
员工认购时需要签署员工签名的承诺书和空白兑换申请表。离职时,单只产品100万元以下,或者100万元以上,但合格投资者材料不全的,需要全额赎回。持有100万元以上的,已按照管理人员由合格投资者直接认购的,仍需补齐合格投资者材料。
讨论和参考三:
如果他不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标准,那肯定是内部员工或者公司拿的。合规不允许他继续持有,对公司有风险!如果符合合格投资者要求,可以继续持有,费率优惠。
讨论和参考四:
员工离职后,如果之前投资的金额不足100万,以后就不能加仓了,就不用赎回了。有些私募管理者会要求离职员工赎回。一方面,这样做会更合规,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个别私募管理者会把员工的后续投入当成一种员工福利,很多不收管理费和绩效奖励。既然不是公司员工,就不能继续享受这个福利。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员工跟投”集锦的详细介绍一下,私募热点问题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您理解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所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