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资产相关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2022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分录大全第十一章至第十九章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0 18:08:26

导读:与资产相关的递延收入的会计处理,2022年中级会计师会计杂志第10 一章章至第19章第十一章政府补助一、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1.用于补偿未来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1)收到补偿

与资产相关的递延收入的会计处理,2022年中级会计师会计杂志第10 一章章至第19章

第十一章政府补助

一、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

1.用于补偿未来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1)收到补偿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款:其他应付款(当不满足政府补助附加条件时,先支付其他应付款,满足后转入递延收益)

递延收入(当满足政府补助的附加条件时)

(二)补贴资金按规定用途实际使用时

借:递延收入

贷项:其他收入/管理费用(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

2.用于补偿企业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贷项:其他收入/管理费用(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总量法

(1)实际收到政府补助的时间

借:银行存款

贷项:递延收入

(二)收购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款:银行存款(购买资产的实际付款)

应付款等。(自建资产等。)

应付利息(资本化贷款利息)

(3)取得的资产按期折旧,同时分配递延收益。

借:管理费用等。

贷项:累计折旧

借:递延收入

贷款:其他收入(日常活动)

营业收入(非日常活动)

(描述)

①与日常活动相关:如果政府补助补偿的成本是营业利润中的一个项目,或者该补助与日常销售密切相关,则认为该补助与日常活动相关。

②总额法下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是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间。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以较早者为准)”。

(4)处置资产时,递延收入余额应予核销。

①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算:

借:固定资产清算

累积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

贷款:固定资产

②递延收益中的转售余额:

借:递延收入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③结转固定资产清算账户余额:

借:银行存款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资产处置损益(出售或转让时)

营业收入(报废或损坏时)

2.网络方法

(1)实际收到政府补助的时间

借:银行存款

贷项:递延收入

(二)收购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款:银行存款(购买资产的实际付款)

应付款等。(自建资产等。)

应付利息(资本化贷款利息)

借:递延收入

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描述)

①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政府补助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即1元)计量。

②政府补助既包括与资产相关的部分,也包括与收入相关的部分,应单独核算。如果难以区分,则从整体上归为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

第十三章债务重组

一、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1.债权人接受该金融资产。

(一)所取得的股权投资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投资收入(交易成本)

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银行存款(支付的交易费)

投资收益(差额)

(二)取得的股权投资是对其他权益工具的投资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交易成本)

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银行存款(支付的交易费)

投资收益(差额)

(3)债转股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导致债权人将其债权转为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股权投资的,债权人应当按照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方式计量其初始投资成本。被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放弃债权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税费)

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投资收益(被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4)如果被收购的股权投资是子公司投资(同一控制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最终控制人合并财务报表中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人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

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可能在借方)

(5)如果被收购的股权投资是子公司投资(非同一控制下)

借款:长期股权投资(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投资收益(被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2.债权人接受非金融资产。

借:库存商品等。(放弃债权公允价值-增值税进项税额+直接相关税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投资收益(被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1.债务人以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等。(债务的账面价值)

贷款:其他债权投资等。(抵债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2.债务人以非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等。

贷款: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清理等。(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

其他收入-债务重组收入(差额)

3.债务人将债务转换为权益工具。

借:应付账款等。

贷款: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

产量

第十四章所得税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且满足确认条件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2.转回以前期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当应纳税所得额发生暂时性差异且满足确认条件时。

借: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贷项:递延所得税负债

2.以前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予以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三。所得税的确认

借方: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信贷)

其他综合收益(或信贷)

贷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项)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第十五章外币兑换

一、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1.少数股东应分享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款:少数股东权益

(或做相反的分录)

2.本质上构成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项目

(1)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该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转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财务费用

(2)以母公司和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相互抵销,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总公司

借:长期应收款

贷:财务费用

子公司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合并报表

借方:财务费用(以上两笔分录的财务费用差额)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第十六章租赁

一、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1.租赁负债的会计处理

①租赁开始日期

借:使用资产的权利(未付租赁付款的现值)

租赁负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未支付的租赁付款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

贷款:租赁负债-租赁付款(未付租赁付款)

②确认租赁期内各期的利息。

借款: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租赁负债期初余额×贴现率)

贷款: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③支付租赁款。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贷:银行存款

2.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

①租赁开始日期

借:使用资产的权利

租赁负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未支付的租赁付款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

贷款:租赁负债-租赁付款(未付租赁付款)

预付款[租赁期开始日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金额(扣除已享受的租赁优惠后)]

银行存款[租赁期开始日支付的租赁款(扣除已享受的租赁优惠后)+初始发生的直接费用]

估计负债(估计拆除和修复费用的现值)

②折旧

借:主营业务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款:使用权资产的累计折旧

③损伤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资产使用权减值准备

二、出租方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1.初始测量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根据未收回的租赁收款)

-无担保残值(根据租赁期结束时的估计无担保残值)

银行存款(根据已经收取的租金)

贷款:融资租赁资产(融资租赁租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根据最初发生的直接费用)

资产处置损益(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入(差额)

2.融资租赁合同以收取租赁保证金为生效条件的

①出租人向承租人收取租赁保证金。

借:银行存款

贷款: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

②如果承租人未能支付到期租金,押金将作为租金。

借款: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

贷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③承租人违约,根据租赁合同或协议没收定金时。

借款: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

贷款:营业外收入

3.后续测量

①出租人应按固定的定期利率计算并确认租赁期内各期的利息收入。

借款:应收融资租赁付款-未实现融资收入

贷款:租金收入-利息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等

②出租人收到租赁付款金额时

借:银行存款

贷款:应收融资租赁付款-租赁收款

③融资租赁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款: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减值准备

三。生产商或经销商出租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借款:应收融资租赁付款-租赁收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应收融资租赁款-无担保残值

贷:库存商品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入

借款:销售费用(融资租赁发生的费用)

贷:银行存款

第十九章会计报告

一、与合并报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1.根据公允价值调整

(1)将公司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库存(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无形资产(评估增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评估和减值确认)

贷项:应收账款(评估减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资产增值)

资本公积(差额)

2.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

借款:经营成本(在购买日评估价值增加的存货的对外销售)

管理费用(增值固定资产折旧评估和无形资产摊销)

应收帐款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存货

信用减值损失(应收账款按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坏账已核销)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项:所得税费用(或借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根据权益法进行的调整

1.净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款:投资收益(或做相反的分录)

提示:投资收益金额应按被投资单位在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乘以持股比例确认;非控制企业合并,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金额乘以母公司持股比例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关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不再调整净利润。

2.现金股利分配的调整

借:投资收益

贷款:长期股权投资

3.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项:其他综合收益(或做相反的分录)

4.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款:资本公积(或做相反的分录)

5.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或借)

其他综合收益(或借方)

资本公积(或借方)

三。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借:实收资本(股本)

缴入盈余

其他综合收益

功能过剩

未分配利润-年末

商誉(合并成本-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款: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营业收入(负商誉)

提示:当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子公司应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产生负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此时,借款人将不再拥有商誉项目。

四。子公司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项目之间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权收入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未分配利润——本年提取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分配

-年终

动词 (verb的缩写)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处理

1.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售价)

贷项:运营成本(反向挤压)

存货(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2.抵销存货折旧准备金

借入: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内部采购员计提-企业集团计提)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3.递延所得税的抵销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项:所得税费用

4.在逆流交易的情况下,还必须做到: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或反向分录)

注:以上抵销处理均假设为内部交易收入,下同。

六。内部固定资产交易记录的抵销处理

1.交易记录的当前期间。

(1)抵销内部交易中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形容词(adjective的缩写)一方将固定资产出售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借:资产处置收入

贷款:固定资产-原价

一方将存货卖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的售价)

贷项:运营成本(内部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2)冲减当期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超额折旧。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内部交易中固定资产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3)冲减当期超额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购买方计提的金额-企业集团应计提的金额)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4)递延所得税的抵销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项:所得税费用

提示: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以前抵销分录中固定资产的贷方金额-借方金额)×所得税税率。

2.内部交易中固定资产清算和出售期间的抵销处理。

(1)到期后清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贷款:资产处置收入

借:资产处置收入(以前年度超额折旧)

贷款: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资产处置收入(清算当期超额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注:上述三个条目可以合并为一个条目,即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本期超额折旧金额清零)

贷:管理费用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款: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逾期未清理

不要做抵销分录。

(3)提前清理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款:资产处置收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计入原价)

借:资产处置收入(前期计提折旧)

贷款: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资产处置收入(清算出售当期计提的超额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款: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七。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

1.抵销无形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资产处置收入

贷款:无形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项:所得税费用

2.抵销内部交易中无形资产的超摊金额。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购买企业当期摊销额)

贷:管理费用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八。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抵销

1.本年编制的合并报表的抵销

(1)抵销内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借方:应付账款(期末数)

贷:应收账款(期末数)

(2)冲减按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信用:信用减值损失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2.持续准备合并报表的抵销。

(1)抵销内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借方:应付账款(期末数)

贷:应收账款(期末数)

(2)偏置开口

借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款: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3)冲减当期计提或核销的坏账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信用:信用减值损失(或做相反的分录)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做相反的分录)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2022年中级会计师会计日记账第10 一章章至第19章与资产相关的递延收益会计处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有所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