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吸烟管理规定,北京市控烟协会呼吁将电子烟写入“控烟令”。新京报讯(记者戴旋)记者从北京市控烟协会获悉,9月1日至10月30日,“无烟北京”共接到群众举报2101件,其中一名局级
北京吸烟管理规定,北京市控烟协会呼吁将电子烟写入“控烟令”。
新京报讯(记者戴旋)记者从北京市控烟协会获悉,9月1日至10月30日,“无烟北京”共接到群众举报2101件,其中一名局级领导被投诉在办公室吸食电子烟。北京市控烟协会呼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应将禁止吸电子烟写入“控烟令”。
餐馆举报控烟的高发区朝阳,投诉量最大。
2022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北京市控烟协会“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共收到群众关于违反“北京市控烟条例”的投诉2101件,平均每天34件。
投诉最多的五大公共场所分别是:餐馆699家(占比33.2%);住宅548栋(占26.1%);316个办事处(占15.1%);大学249人(11.8%);商场84件(占3.9%)。上述公共场所违反“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有1896起,占投诉总数的90.3%。
投诉举报的5种违法行为中,场所内吸烟1479例(70.4%),场所内无明显禁烟标志444例(21.1%);场所内提供吸烟用具77件(占3.6%);95例(4.5%)在工作场所吸烟,不听劝阻;未成年人集中的场所有3个吸烟者。
按区域投诉量和人口投诉率统计,朝阳投诉量667件(19/万人),东城投诉量114件(16/万人),海淀投诉量442件(14/万人),西城投诉量136件(1.2/万人),密云投诉量58件(11/万人)。
电梯内违规吸烟增多,电子烟投诉多。
近日,“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显示,小区楼道、电梯内违法吸烟现象明显增多。这次曝光的10大投诉中,有4个是居民区。居民楼、电梯间违法吸烟成为投诉增长最快的地方。
朝阳区惠民花园小区13号楼,海淀区交大嘉园小区4号楼,交大东路31号院,经常看到有人在楼道、走廊、电梯间吸烟,造成楼内雾霾,邻居苦不堪言。居民的楼道、电梯都不是私人空间,空间狭小,空气流通差。在这个区域吸烟,必然会导致邻居被动被动吸烟。北京市控烟协会建议吸烟者尽早扔掉香烟,杜绝不文明有害行为。
局级领导办公室吸电子烟投诉
另外,最近“无烟北京”公众平台上关于电子烟的投诉明显增多。
一份投诉举报:“某部门某局级领导干部经常躲在办公室抽电子烟,导致很多年轻同事在公共区域和办公室抽电子烟。”控烟志愿者接到举报后,两次到单位告知投诉信息,均未达到禁烟效果。领导和工作人员继续在办公室抽电子烟,单位没有禁烟警示牌。
一些吸烟者认为电子烟是无毒无害的产品。事实上,电子烟含有有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和尼古丁。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电子烟与普通香烟具有相同的健康风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通知》以及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烟草专卖条例》都对电子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按照卷烟进行监督管理。虽然“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但是上位法已经明确,在禁止吸烟的场所也禁止吸电子烟。北京市控烟协会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远离烟草,做遵纪守法的好干部。
此外,近日,上海新修订的控烟条例明确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新版双烟禁烟标志出台。北京市控烟协会呼吁北京市有关方面尽快做出相应的修改。
编辑陈静
校对贾宁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北京吸烟管理规定的详细介绍,以及北京市控烟协会呼吁电子烟写入“控烟令”。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北京市控烟条例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