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措施包括口诀、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这10 待遇津贴?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稳就业、保民生。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津贴留职一次
措施包括口诀、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这10 待遇津贴?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稳就业、保民生。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津贴留职一次性培训补贴一次性扩建后补贴……你收到所有的钱了吗?留职一次性培训补贴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各类企业,有1个及以上中高风险疫区的市或县,可按照每个参保职工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培训补贴。一次性扩建后补贴对2022年1月至12月招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并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1个月以上的企业,可按照每招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岗位拓展补贴。失业保险福利参保1年以上且未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可以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其中,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满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缴费累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继续实施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政策,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届满后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和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参保未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保障范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参保失业人员。技能提升补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以按照初级(五级)不超过1000元、中级(四级)不超过1500元、高级(三级)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申请技能提升补贴。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从业人员,可按规定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补贴次数最多不超过3次。政策执行至2022年12月31日。社会保险补贴小微企业招用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含个人缴纳部分,最长不超过1年。对离校后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以及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照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对灵活就业后就业困难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实际缴费的2/3。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就业学徒补贴吸纳离校两年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未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期间支付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见习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见习见习保留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对试用期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由见习单位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有条件的地区,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之日起正常经营满一年以上的,对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低收入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在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给予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残疾人和国家助学贷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未继续升学的城乡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5类人群,经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资格证书,下同)的,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对通过首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不含培训证书)的五类人群,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府微信总结:以上内容是对10 待遇补贴的详细介绍,包括措施费包含什么口诀、失业补助金和临时生活补贴。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措施费包含哪些内容有帮助和价值。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