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英雄,只是一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春节应该是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团聚。 疫情就是命令。石家庄市社福利院为了进一步严格管控,确保300多名老人和小孩的安全,决定1月30日实行全封闭管理。 2月9日,停业第10天,全院76名工作人员十天没回家!结帐后
石家庄福利院,石家庄福利院领养中心电话
没有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有的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的普通人。新春佳节,本该万家团圆。疫情就是命令,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为了进一步严格防控,确保300多名老人和孩子的安全,1月30日决定实行全封闭管理。2月9日,封闭的第十天,全院的76名工作人员十天没回家了!
封闭后的石家庄市福利院,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福利院全封闭式管理
要求职工衣食住行都在院里
疫情让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位于石家庄市西二环外的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里,孩子和老人们笑靥依旧,院里工作照常,大家用坚守砌成防御的墙,坚守在院里,盼春来!
“我的孩子交给我妈带了。”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焦磊是一名80后,是一对龙凤宝宝的妈妈。焦磊介绍,1月30日,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决定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封闭管理期间,要求职工衣食住行都在院中,不得与外界人士接触,做好严格的隔离措施。号召令发布后,福利院全体职工积极响应,纷纷报名请战,主动请缨,坚守一线,日夜奋战,守护老幼。“我愿意”“算我一个”“我报名”......
一句句我愿意,一声声我顶上,话不多却彰显着福利院普通职工们的赤诚与担当!
2月9日封闭第十天,消毒
护理人员 24小时值班
守护着孤残儿童和老人们
2月9日是个大晴天,9时多,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三楼的阳面房间里,已经洒满了阳光。患有脑瘫、眼疾、肢体疾病等先天性疾病的年龄幼小的宝宝们住在这一层。每个房间里住七八个孩子。换尿布、冲奶粉、喂奶,喂米粉和果泥,清洗奶瓶和餐具,抱抱宝宝……值班的阿姨们忙得像陀螺,琐碎的事情让她们来不及坐下喝口水。
福利院儿童部的孩子们,按年龄分为0—3岁、3—6岁、6—14岁几个组,阿姨们白天工作12个小时、晚上工作12个小时,12个小时轮流值班,就是为了保障孩子们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能得到悉心照料。
自封闭以来阿姨们都很紧张,最怕哪个孩子不舒服,感冒发烧。
保育员王文岚心脏不好,在连日过度劳累后突然犯病,休息半天过后她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无论同事怎么劝阻,她都坚持守着岗位,笑笑说:“我没事。”
封闭后的石家庄市福利院,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保育阿姨李丽长期睡眠不好,每天繁重的工作、长期的失眠让她憔悴不堪,即便这样,每天晨起她一步不离坚守岗位。
党员孔令银和护理员李云英,悉心照料孤残青年和老人,一直生活在福利院的刘大娘一直心脏不好,突发心梗症状,需转院治疗。目前医院应该是最危险的地方,他们两个义无反顾,主动请缨陪护老人入院治疗,使老人得到最及时的治疗。这样感动的事情福利院里每天都在发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他们的无私,他们的大爱才让孩子和老人得以平安、健康,快乐……
“在我们福利院,最辛苦的就是一线护理人员。他们每天24小时日夜守候,精心照顾老人孩子的生活起居,同时还要从事消毒、测体温、穿衣喂饭、洗漱洗澡、护理等等工作,工作任务繁重。连续多日的24小时封闭工作,大家都很疲惫了,但大家工作的细心和热情不减。”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焦磊介绍,护理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各自的无私和责任心,守护着院里的孤残儿童和老人们。
封闭后的石家庄市福利院,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夫妻俩坚守一线
孩子留给刚做完手术的姥姥
民政福利医院位于福利院孤残护理中心,副院长刘瑞方,是一名85后的党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后,他带头在“请战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刘瑞方的爱人也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夫妻俩没办法照顾年仅4岁的女儿,只能把女儿留给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不久的孩子姥姥和有轻度老年痴呆的姥爷。
“我是医务人员,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刘瑞方义无反顾地投入防控一线工作。每天拉网式巡查,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查房、测量体温、巡诊、问诊、做记录,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2月5日、6日气温有些下降,6日晚刘瑞方在微信里告诉院长:“压力有点大,护士医生都有些感冒,昨晚报信息后一点多睡。担心这次降温孩子们会感冒发烧。”
2月9日封闭第十天,量体温
福利院自1月底开始封闭管理后,医护、后勤、行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提前结束休假,告别家人奔赴一线,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
特殊时期,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领导班子视疫情为责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疫情防控,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程序以及措施,全面安排部署,狠抓疫情防控的落实。从春节假期之前,就实施了带班领导、行政值班、医疗值班三级联动,始终守护在院内老人孩子身边,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医院小刘院长的背影,正在查房。
400人的一日三餐
餐餐容不得半点马虎
防控就是责任。新闻里播报的疫情让大家高度紧张,所有人都在不懈努力。医护人员坚守在一线,行政后勤人员全力保障大后方,紧急摸排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库存情况,不顾疫情危险,前往多处购买,全天候保障院内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为防疫工作保驾护航。
福利院的伙食科每天保障全院近400人的一日三餐,容不得半点马虎。科长郝会军自觉冲在前,春节期间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以饱满的热情带领食堂工作人员,更新菜谱,丰富食品花样,保证每一道菜品的新鲜卫生、营养,让院里所有供养人员和职工享受健康美味的饮食,老人孩子们吃得开心。
2月9日封闭第十天,食堂备餐
新手妈妈为坚守岗位
给六个月的宝宝断了奶
董玉娜是伙食科的一名职工,是个新手妈妈,她的孩子仅仅六个月,还没有断奶,但是考虑到伙食科职工少、任务重的情况,主动进行封闭式上班,只为保障院里的老人孩子的一日三餐。
社工科为了缓解封闭期间供养人员和职工的情绪,制定了专门方案,开展了分部门、分时段游园会、影片欣赏等活动,丰富院内生活,舒缓职工压力。
两个90后的特教老师赵晨羽、张晓炎,专门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方案,保证在封院时期,停课不停教,开设国学、体育、手工(衍纸、绘画、拼装)、阅读、音乐(手语、唱歌)等课程,让福利院的孩子们虽然宅在“家”里,但是每天能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2月9日封闭第十天,喂饭
阿姨们言传身教——
福利院孤女主动请缨!
今年福利院的迎新春联欢会,敲架子鼓的女孩儿石瑞欣给大家演奏了很劲爆的曲目。
“院长在吗?我可以申请去医院帮忙吗?我也是学护理专业的,想去帮帮忙……”女孩儿石瑞欣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多才多艺,还在读书,在石家庄市天使护士学校学习护理专业。福利院封闭管理后,看到叔叔阿姨们紧张工作,她给院长发微信,主动申请去院里的民政福利医院帮助工作,希望可以为“家”里做点贡献。
“阿姨、叔叔们很忙碌,小姑娘看在眼里了。在疫情面前,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焦磊感慨地说。2月6日,焦磊专门去医院看了看帮忙的石瑞欣,热情地表扬了孩子。
“每天都被一幕幕场景感动着,疫情无情,我们有爱。”焦磊说,在防控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石家庄市民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福利院全体干部职工万众一心、携手并肩,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当好疫情防控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做好老人孩子的守护神。
这些天焦磊一直在坚持发朋友圈,像日志一样记录各个岗位员工们的辛苦,是记录也是对大家坚定守护的鼓舞。
“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远不止这些,我们盼望疫情早些结束,孩子们跑出来闻闻花香,阿姨们能睡个好觉。连日来我们员工们守着各自平凡的岗位,我觉得他们一样是逆行中的天使,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院里300多名老人、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焦磊这样说。
(燕都融媒体记者蔡艳荣)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石家庄福利院,石家庄福利院领养中心电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石家庄福利院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