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于晓玲/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俊伟今年以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共建品质人类社会,共建成长城市”的“10+10”改革服务行动,全力塑造“广泛共识、突出实效、开放发展、共同成长”的成长生态,努力使
东莞社会保障局,东莞社会保障局官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今年以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塑造品质人社、共建成长之城”“10+10”改革服务行动,全力塑造“广泛共识、效能凸显、开放发展、共同成长”的成长生态,努力使东莞成为人力和人才的向往之地、成长之城,促进人与城市相互支撑、相互成就、共同成长,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智武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人社系统为推动东莞在 “双万”(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效能支撑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并表示,作为民生服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人社局和城管局在打造城人融合、共荣共生的东莞样本中,合作空间很大,可以有大作为。
面向“双万”新起点,强化人效新支撑
羊城晚报记者: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能够给到市民最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是城市真正的灵魂所在。贵局和城市管理部门,恰好是最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的民生部门。结合贵局的工作,以及对城管部门工作的了解,谈谈作为民生服务部门,特别是在当前东莞迈入“双万”新赛道,应当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陈智武:面向GDP过万亿后的高质量发展,面向千万人口的共生共荣,人社系统将强化需求侧响应和供给侧改革协同,优化劳动力要素配置,探索实践“人力效能”模式,坚持和发展“塑造品质人社、共建成长之城”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强化“主动、响应、贯通、共治、开放、效能”理念,发挥社会响应、民生保障、要素支撑和产业组成职能,面向“双万”新起点,强化人效新支撑。以“人气东莞 成长之城”为主题,打造人力人才引育服务城市品牌,塑造“就业、用工、技能、人才、产业、保障、环境、服务”八大成长生态。以“人力效能 成长之城”为主线,探索人力人才效能模式,强化党建、人员、企业、市场和政务等五大人力效能。促进广大劳动者的能力和价值成长,促进广大企业的效能和效益成长,促进人与城市相互支撑、相互成就、共同成长,进一步把东莞建设成为广大劳动者和各类人才的向往之地、成长之城,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效能支撑。
“双万”新起点,作为民生服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人社局和城管局在打造城人融合、共荣共生的东莞样本中,合作空间很大,可以有大作为。如提升城市综合治理,双方可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方面加强联动。提高东莞对人才吸引力,双方可在提升城市综合环境、人才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加大存量城市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树力度。
肯定“绣匠杯”:劳动技能大赛意义重大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东莞市城市管理部门组织举办了首届东莞“绣匠杯”劳动技能大赛。未来,这项工作将探索逐年开展,并将商请贵局作为指导单位。贵局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组织指导部门,对东莞市市民职业技能培训作出重大贡献。职能技能的发展,不仅对个人非常重要,对城市发展也非常重要。贵局对城市管理部门该项工作未来开展有何建议?
陈智武:市城管局举办首届东莞“绣匠杯”劳动技能大赛意义重大,竞赛搭建了选手开拓视野、互相切磋学习、提升技能、展示才华、展现东莞城市管理工作者新时代风貌的平台;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氛围,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之路、技能报国之路。
近年来,市人社局也非常重视技能竞赛工作,对标国赛、省赛,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引领各行业不断提升技能竞赛工作规模和质量,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
市人社局作为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部门,探索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支持市城管局举办东莞“绣匠杯”竞赛,同时按照规定给予优秀选手予以奖励:各竞赛项目职工组选手按市级一类大赛规定,经核准后授予“东莞市技术能手”称号;对职业技能类竞赛项目成绩合格的选手,核准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先推荐成绩突出选手参加省级以上竞赛;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符合条件的,可申办东莞优才卡,享受入户、申购三限房等高技能人才优质配套服务措施。
在此,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主办本行业本领域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职工创造更多更优质的自我展现、技能提升的机会,努力在全社会全面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社会风尚。希望各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更多配套措施,支持东莞建设技能城市,进一步擦亮东莞市“技能人才之都”品牌,营造“技能使生产更有效、技能使生活更美好、技能使社会更健全”的社会氛围。
突出党建引领,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效能
羊城晚报记者:我们留意到,贵局在党建文化方面颇有建树,贵局的“三融三促”党建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在党建引领下,人社队伍展现了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当前,东莞市城市管理部门也在努力推动打造东莞特色城市管理文化。请贵局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陈智武:据我了解,城管局在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建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很多亮点。例如,城管局班子带头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城管工作的始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党组成员领学、党史办促学、党支部深学、党员自学为一体的“四级联学”;推出“百名城管人、百句心里话”有奖征集活动、东莞绣匠红色故事大赛、观看红色电影等。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人社局党组紧扣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提出机关党建 “三融合”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三融三促”,努力实现“双建双效”。通过党建引领业务,促进政治机关建设;党员先锋服务,促进人社业务建设;文化融合进步,促进卓越队伍建设,创建模范机关,创建模范党支部,实现人社服务提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和长效。先后打造了“技能人才之都”党员先锋岗、双标工程示范点、“三融合”讲学堂、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实训行动、“三融三促”先锋服务行动、“党建@人社,初心在此刻”E起学习接力、双建承诺践诺行动等一批载体和品牌,涌现出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等一批优秀党员。
在“双万”新起点上,我们将坚持向“三融合”要执行力,向“在一起”增人力效能,继续深化“三融合”党建品牌探索实践,开展沉浸式深调研,建立“开门办实事 主动优服务”长效机制,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效能,塑造品质人社,共建成长之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贺全胜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东莞社会保障局,东莞社会保障局官网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东莞社会保障局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