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咸宁网讯(记者黄澍、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袁俊)“在新支书的带领下,听说投资1000多万元的育苗基地要投产了,这是我们村民过去不敢想的事。 5月20日,赤壁市茶庵岭镇云台山村老党员张广敬提起村里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要想富,勤劳是关键。
扶贫项目,扶贫项目可行性报告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 特约记者童金健 通讯员袁俊)“在新支书的带领下,听说投资1000余万元的苗圃基地就要投入运营了,这是我们村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5月20日,赤壁市茶庵岭镇云台山村老党员张光经一提起村里的变化,就竖起大拇指。
要想富,产业带动是关键。这几年来,在扶贫政策的引领下,云台山村党支部书记吴炎阶大力引导群众以农业基地建设为龙头,帮助群众将土地进行流转,种植高附加值产品。
当天,走进云台山村瓜蒌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水泥柱支撑起的瓜藤大网。“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瓜蒌产业项目审批后,规整土地600亩用于发展瓜蒌产业。”吴炎阶说,发展的关键还是靠村致富带头人宋雨齐。
今年31岁的宋雨齐是土生土长的云台山小伙。经过3年的精心种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瓜蒌大概有6000到8000元的收入,除去人工、原料、搭网、运输等各种成本,去年的纯收入在100万元以上。”
瓜蒌种植基地只是云台山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赤壁市扶贫办的引领下,云台山村建起了养猪场、草坪基地、水果基地、竹木加工厂、基围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10个。
今年以来,赤壁市扶贫部门组织专班深入各乡镇、村调研,主动深入农村,给项目、给资金、给技术,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33个,涉及虾稻基地、道路硬化、农副产品深加工、养殖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目前已落实到6个乡镇8个村,90%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
为推进33个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快速落实,该市扶贫部门组织6个专班进行跟踪督办。
工作专班现场采取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踏勘查看、入户走访、电话抽查等方式,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统计,并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整改,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目前,官塘驿镇独山村水产养殖基地道路硬化项目安排资金69万元,已开工建设,完成路床整形。赤马港四清村堰尾湖养殖基地生产道路硬化项目安排资金49万元,已完成工程量60%。神山镇洪岭村水果产业基地公路硬化项目安排资金50万元,已开工建设,完成路床整形等。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咸宁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扶贫项目,扶贫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扶贫项目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