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江西省 App,官方消费网络监管平台,南昌全市财政总收入五年达到千亿规模。2月8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南昌市财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弘扬“忠诚、责
江西省 App,官方消费网络监管平台,南昌全市财政总收入五年达到千亿规模。
2月8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南昌市财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弘扬“忠诚、责任、勤勉、服务”的社会风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科学谋划,积极作为,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六稳”“六保”。
质量提升——“收入”再上新台阶
面临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税制改革调整、减税降费、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南昌财政重视,统筹好,税源扩大,管理优,“提质”和“增”双轮驱动,实现了十三五的既定目标,财政收入答案亮点频出。一是金融规模持续扩大。全市财政总收入从2016年的790.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8.8亿元,省级年均增长7.4%。五年跨越了四个百亿台阶,达到了千亿规模。二是收入质量保持前列。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连续五年,居全省一类区市之首。就是三县的整体实力。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50亿元和30亿元的县区分别增加到4个、8个和10个,基层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在政治上善用财力——“支持”显示新成效
“十三五”时期,南昌财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支持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创新驱动、民生保障等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一,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五年过去几年,努力实施了一些减税降费和“降成本、改善环境”的措施。全市减免税收超过1100亿元,实体经济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积极筹措财政资金,积极推进“两创示范”,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VR、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产业发展。仅市财政就累计拨款109.7亿元支持各类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将“财源信用通”纳入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发放“财源信用通”贷款共计305.38亿元,惠及企业6026家,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二是支持城市建设和管理做精做优。五年这几年我们做好了“筹资、融资、债券”三篇文章。仅市级在我市重大重点项目上的投资就达277.9亿元。同时,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限额689亿元,有效弥补了城市发展的资金缺口。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实施意见,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批试点PPP项目的城市。
三是支撑三大战役的决战。坚决支持扶贫,市级投入扶贫的专项资金每年增长20%左右;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五年近年来全市节能环保支出达84.9亿元;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我市整体债务风险可控。
优先——“人”享受新福利
“十三五”以来,南昌财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五年期间共投入2967.1亿元用于民生,每年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金融惠民理念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今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全省率先拨付防疫资金,迅速启动财政应急预案,迅速出台15项财政防疫政策,迅速开通疫情防控和物资采购两条“绿色通道”,在疫情防控和复产工作中展现了强大的财政担当。第一,着力保障教育公平。五年几年来,全市教育总投入达562.78亿元。2018年以来,每年投资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0.8%。全市各县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社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稳步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二是着力保障医疗卫生。“十三五”以来,有助于完善我市的医保体系。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和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提高到每人每年830元,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建档立卡困难人员医保全额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实际报销补偿比例达到90%以上。三是着力保障就业创业。“十三五”以来,我们促进稳定就业和创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20个人才政策文件,积极投入财政资金,从落户奖励、生活补贴等多方面吸引各类人才来长流长创业就业。四是着力保障社会救助。“十三五”期间,南昌财政着力为困难群众构建安全网。城市低保标准由510元提高到735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310元提高到530元/月,集中机构抚养孤儿标准提高到1720元,分散孤儿最低标准提高到1180元。补贴标准全省第一。
务实有效——“管理”进入新阶段
“十三五”期间,南昌按照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财政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管理机制,大力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和财政资金效益,不断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系统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县财政体制,统一市区共享税比例,简化和明确市区分配关系,向县区下放财力并向基层倾斜。优化经营性土地出让收益分成方案,激发县域金融经济发展活力。二是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民生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等首个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文件和其他重要规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的实施意见》、《牢固树立过不去的思想》和《实施财政支出“十个严格控制”措施》等重要制度,先后采取严格支出预算、使用预备费、资金审批和专项资金管理等措施,三是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专项资金的设立、调整和取消,加强专项资金整合,实行“清单制”。设置分类审批方式,实现“全口径”、“权责明确”、“绩效导向”的资金审批。创建多层次绩效评价模式,硬化责任约束,强化结果运用,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多元突破——“改革”开启新进程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财政事业发展放在创新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加快财政改革发展进程。多项金融事业取得突破,金融事业进入新阶段。首先是创新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变“签字盖章”为“电子签名”,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模式更加安全高效;全面启动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综合管理改革,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按照“资金分散、下沉”的原则,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资金拨付进度持续加快。二是搭建新平台。成功促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我市共建“南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创新中心”,财政智库水平跃升;在全省率先联合市委组织部、人社局选拔“会计领军人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在我市设立“南昌财务实训基地”,会计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江西省公务消费网络监管平台”,推进公务消费支出“阳光运行、全程留痕、实时监控”;上线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扶贫资金监管水平全面提高;“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的开通、采购审核程序的简化和“首台套”采购政策的出台,采购效率显著提高。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先后进行了市级财政资金审批改革、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土地分成制度改革和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财政活力得到激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预算绩效管理连续多年在全省设区市考核中排名第一。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江西省公务消费网络监管平台APP的详细介绍,全市财政总收入南昌已达千亿规模。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江西省官方消费网络监管平台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