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2020年第5号央行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来源:证券日报地图集9月18日,央行宣布,为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保护金融消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2020年第5号央行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来源:证券日报
地图集
9月18日,央行宣布,为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基本保护”。制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针对《办法》的制定目的,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是坚持金融监管问题导向的客观需要,把主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减震器”和[/k2/]工作金融领域的作用。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提高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专用批注文件法律效力,进一步规范银行和支付机构业务行为的现实需要。三是要提高人民银行法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绩效,更好地履行新“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四是迫切需要打击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合理提高违法成本,解决金融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五是更好地回应基层声音和社会关切的实际需求,回应NPC代表、CPPCC委员和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等的期待。应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
《办法》共七章六十八条。第一章是总则,主要规定了立法依据、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第二章金融机构行为规范,主要规范银行和支付机构的顶层设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流程控制、信息披露和金融营销宣传。第三章: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从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权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知情权和信息自主选择权。第四章金融消费纠纷解决,细化和完善了纠纷解决的程序性规定和非诉讼第三方解决机制。第五章监督管理机制。根据人民银行新的“三定”方案,明确了制度制定、协调机制、监管和执法协作。第六章法律责任,规定了银行、支付机构、高管人员和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的责任。第七章附则,规定了参照适用的机构类型、解释权、生效和废止等。
《办法》主要解决了四个问题。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是细化落实上位法要求的问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同于一般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PR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内容应该在金融领域更为细化。第二,中国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依据。原规范性文件效力等级较低,结合新的“武装”方案提升《办法》的法律效力等级,将更有利于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第三,原有法规的适应性。原规范性文件实施三年多来,在金融消费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也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出台部门规章,及时调整监管手段和策略。第四,合理提高违法成本的问题。原规范性文件中没有相应的罚则,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的威慑作用有限金融。《办法》专章设置了法律责任,解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央行公告中强调,下一步将持续落实《办法》,进一步规范银行和支付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严格落实《办法》要求,切实承担起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确保业务经营合法合规。
编辑:杨晓波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央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2020年5号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了解你金融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