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出台。2023年能否实施延迟退休?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
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出台。2023年能否实施延迟退休?
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占总数的20%以上,从而进入适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意味着延迟退休的脚步越来越近。
,甚至有一些人说2023年延迟退休就要落实了。人口老龄化为什么要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的增加,还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减少,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给社会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社会保障的压力呢?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延迟退休年龄。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早已将职工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甚至有的国家还有70岁退休的人。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也明确提出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在2025年之前,中国的延迟退休政策肯定会出台!
但是2023年落实延迟退休还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政策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全国31个省份相继召开会议,就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征求意见。
不过已经有三个省份开始了延迟退休的一些尝试政策。
2020年1月初,
山东省
已发布"
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成了
中国第一家
延迟退休的省份政策。
但山东省此次延迟退休并非人人参加,仅针对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副高级及以上专家,采取自愿申请的原则。延迟期一般为一至三年。2021年4月,海南省也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事项的通知
》,针对取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被海南省企事业单位聘用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延迟退休。
2022年1月30日江苏人社厅
印发《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
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可见,目前三省的延迟退休政策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
。特别是山东和海南的政策,目标群体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延迟退休。然而,这些试点也意味着延迟退休正在慢慢临近。甚至在陕西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到“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那么,延迟退休会影响到哪些人呢?
根据国家规划,延迟退休政策将在“十四五”期间出台,即2025年前明确。那么,按照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三个群体会受到很大影响:65年后出生的男性,70年后出生的女干部,75年后出生的女职工。
同时,由于大部分地方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为55岁,70年后出生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也会受到影响。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目前每年参保压力都不小。就算他们交了最低基数,一年也要一万左右。所以有些参保人一听说要延迟退休,就萌发了放弃参保的想法。
但是如果缴费年限不满15年,到了退休年龄就不能领取养老金了。同时,如果选择退保,只能退还进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钱,进入统筹账户的钱就没了。所以,如果投保人确实压力很大,可以选择先停保,待经济条件好转后再继续参保。
延迟退休政策,作为影响大部分非退休人员的政策,势在必行。作为受政策影响的人,我们只能希望它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差异,体现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让改革真正顺利实现。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最新延迟退休政策的详细介绍,2023年能否实施?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最新延迟退休政策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