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出借方向,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区别。资产权责发生制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大多数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唯一扣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出借方向,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区别。
资产权责发生制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大多数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唯一扣减,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连同累计折旧的扣减。实践中有些人误认为既然已经计提折旧就要避免固定资产的减值;那么从固定资产中提取减值准备就是多余的。为了在实践中正确理解和把握固定资产项目,有必要分析和研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反映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值,是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与账面价值不同)和企业合理预计的期末可收回净值。使得期末固定资产按照可收回净值计入总资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可见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某一时点公允市值变动而需要调整的部分。它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现值,是一种资产评估方法。累计折旧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折旧本质上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以某种方式分摊到资产获得收益的各个期间,使成本与收益相匹配。期末累计折旧反映企业估计的固定资产转让价值的余额。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折让,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可见,折旧是一种成本分配方法,而不是资产评估方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来看,“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计提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益、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价值补偿规模的审慎原则。它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占固定资产值的减少;技术进步和破坏是其提供的原因;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固定资产原值扣除企业累计折旧可以得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再扣除固定资产可以得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应根据固定资产贬值后的净值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但是,正是由于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相似性,使得二者的区别在实践中并不明确。做如下对比分析:,
1.两者的性质和目的是不同的。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失的计量”,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以达到收入与费用的比例。它属于成本分配的手段或过程。折旧代表固定资产的价值损失,主要是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价值转移。可以从销售收入中补偿。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本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净值进行有规律的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净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使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资产在当前市场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值主要是由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引起的,与生产经营关系不大。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2.它们针对不同的对象。作为备抵项目,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值。从固定资产的原值中扣除累计折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针对固定资产的净值,因为固定资产的原值发生减值时,如果企业已经提前考虑并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则固定资产的可收回净值可能不会低于账面价值,因此此时不计提/[/]。因此,虽然期末逐项检查固定资产得到固定资产减值,但不是扣除固定资产原值,而是扣除固定资产净值。
3.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按规定单独评估为固定资产的土地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期末要查固定资产。当发现某些情况时,应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可以看出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范围远大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范围减值准备。
4.两种方法的时效性不同。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可见,折旧政策的变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能及时调整应收净值与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当折旧估计值偏离并且固定资产的值减少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末可以及时调整,保证期末固定资产价值信息的真实性。虽然这种价值减值也可以在未来通过改变折旧估计或政策来采取增加折旧的方法和制度,但在保证当期信息质量方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累计折旧更及时、更灵活。
5.这两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折旧是固定资产购置成本的系统分配过程,与当期收益相匹配。一般是按月计提折旧,所以经常会发生折旧计提。但是固定资产减损就不一样了。减值损失是一项非经济性支出,而造成固定资产减值的原因(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技术过时、损坏等。)并不频繁。今年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不代表明年还会发生。
6.这两种计提方法是不同的。折旧方法可根据企业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情况固定资产选择,如平均寿命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但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并没有折旧之类的很多替代方法。主要通过期末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进行估值、分析、比较和判断而计提。
7.这两种权责发生制是不同的。在直线法下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预计使用寿命的折旧年限内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按照固定资产(即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账面价值和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恢复的,按照恢复后的固定资产价值的账面价值和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需要注意的是,调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折旧额时,不会调整之前计提的累计折旧。
8.两者的会计处理不同。固定资产的折旧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经常发生,因此其折旧额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常性费用中。提取时,借记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一般来说,不存在抵消问题。但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没有直接关系,减值的情况并不频繁。因此,在减值准备计提时,在以后期间借记“营业外支出-应计固定资本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减值准备”,如果恢复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价值,则应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我相信这里有很多想学会计的同学。可以关注边肖头条号,私信【学习】即可领取全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听15天的课程!
。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属于科目出借方向的详细介绍,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区别。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你能了解固定资产/[/K1/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