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是几个,名校名片‖厦门工学院校徽厦门工学院(厦门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福建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1]学校的前身是华侨大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是几个,名校名片‖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厦门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福建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1]
学校的前身是华侨大学,成立于2009年厦门工学院;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大学,更名为厦门工学院。[1]
截至2019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1304.13亩,已投入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39.71万平方米;有10个教学单元,33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573人;图书馆纸质图书80多万册,可使用的电子图书88.7万种。
历史的发展
2009年,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成立。[1]
2013年5月,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3]
2015年4月,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改为厦门工学院。[4]
2020年6月,学校成为福建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5]
操柞件
专业部门
截至2019年8月,学校有10个教学单元,33个本科专业。[2]
大学
主要的
机械制造工程学院
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风景园林
商学院/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投资、市场营销
文化与传播学院
通信、广告、互联网和新媒体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动画、产品设计
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商用英文
参考文献:[6]
能力
校园风光(9张照片)
截至2019年8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73人,其中89.07%的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19人,占33.06%。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高校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8人,担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7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2]
双院士(3名):姜壮德、杨、关晓红[7]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田东平、高栓平[8-9]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冯[10]
省级高校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李林安等[11]
省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候选人(8人):林艳芬、林、郑、高丽珍、杨、谢新权等[11-12]
省级教学团队(2个):机电专业实验教学团队和土木建筑应用专业群教学团队[13]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截至2019年8月,学校拥有服务业省级专业4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省级试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省级试点2个、本科专业群转化为应用型专业群省级试点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与[2]
省级服务业专业(4):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软件工程[14]
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机械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建筑学、软件工程[15]
省级示范应用专业群(1):土木建筑专业群[16]
省属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17]
省属高校专业群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2):电子信息专业群、土木建筑专业群[18]
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设计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国际商务礼仪培训[19]
省级优秀网络开放课程(2门):人文社科英语、中外园林史[2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经济管理工程车间[21]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2]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CDIO创新实践中心[16]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厦门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6]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与数据通信[22]
教学成绩截至2020年6月,学校已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3]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面向21世纪的高校育人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一等奖,2017年)、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图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2014年)、结构设计与计算(教材,二等奖,2014年)、、、、、、、、、、、、、、、、、、、、、、、、、、、、、、、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8月,学校有2个省级高校应用学科建设项目。[2]
省级应用学科建设项目(2个):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26]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27]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柔性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27]
省级研究中心(1个):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7]
科研成果
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批横向项目7个。[28]
截至2019年9月,学校已发表SCL论文29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3项,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29-31]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19年8月,厦门工学院图书馆藏书80多万册,期刊近2000种,报纸60多种。拥有CNKI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资源。[2] [32]
合作与交流
截至2019年8月,学校已与Xi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研究机构,培养人才;与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校进行国际教学实验;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文化传统
学校标志
校徽释义:厦门工学院校徽由厦门市鸟“鹭”,沿海城市的“浪”,理工科大学的“我”字,盾牌,以及学校的核心理念——跨越式培养学生(人)组成。
顶部白鹭呈厦门市鸟白鹭形状,中间齿轮象征厦门工学院工程特征。也可以解释为“天”、“人”、“工”三个字的变化。有天人合一的寓意,蕴含着我校的办学理念,也意味着培养全体学生。[33]
精神文化
校训明智、博学和修身实践[34]
解读:《智明》既讲了诸葛亮的《谏书》,又继承了《谏书》的全部含义。《劝诫书》说:“君子出行,宜静而修身,宜俭而修身。不冷漠,不睿智,不安静,不遥远。老公要学,先要悄悄学。没有见识就学不会,没有决心就学不会。慢是激励不了你的,急躁是磨炼不了你的。与时俱进,意为与日俱进,然后变得凋零凋零,很多人不接受这个世界,留在贫穷里很难过。会怎么样?”(见《文艺集》)由此可见,发明的目的,人生追求的目标,个人操守的准则,才是广才成材的根本。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好奇、深思、明辨、忠信。”《论语》里也有一句话:“大孔子!博学而无名。”博学是智慧的传承,不是静态的广博的学问,而是动态的努力获取广博的学问。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也是不断发明抱负、培养人格的必要保证。
“修身”出自《礼记·大学》:“欲成家,先修身”,即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第一追求。即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使自己成为思想高尚、品德良好、心灵健全、情操高雅的人。
“行”出自《礼记·中庸》:“学近于知,行近于仁,耻近于勇。”在校训中,“行”就是鼓励自己的行动,即在发明抱负、拓宽知识面、陶冶身心的同时鼓励自己的人生实践,即在校期间学与行并重;学完之后,我努力练习,让自己不辜负自己的人生。[34]
校歌《学弟歌-厦门工学院校歌》歌词毗邻山,海在望,山海在高声歌唱。山相邻,海在望,两者有缘。虽然今天的名字不为人知,但生活在前进。稍纵即逝的时光怎能抛掉它的青春?虽然今天未知,但生命在前进,热血的精神在飞扬。白云天高,比什河长,唱水云剑。白云天高,比什流长,有缘有同窗。为天下读书,人生要有担当,没必要奢华。为世界而学,为人生而担当,为强大而努力。依日月之心,万顷万象,潮起潮落扬帆开,踏过千山千浪,踏过千山千浪,远去。
总结:以上内容是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名片‖厦门工学院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你能了解华侨大学厦门/[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