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2021年中级会计常用公式汇总“财务管理”。距离2021年中会计考试只剩45天了。大家都在准备最后的冲刺考试吗?为了让大家高效备考,在最后时刻加强提升,我
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2021年中级会计常用公式汇总“财务管理”。
距离2021年中会计考试只剩45天了。大家都在准备最后的冲刺考试吗?
为了让大家高效备考,在最后时刻加强提升,我们已经做完了。
2021年中级核算[财务管理]常用公式
来看看吧!
第二章/依据
1.复利终值:F=P(1+i)n
2.复利现值:P=F*(1+i)- n
3.普通年金的现值:P=A*(P/A,I,N),逆运算:年资金回收额A= P/(P/A,I,N)
4.普通年金终值:F=A*(F/A,I,n),逆运算:偿债基金A= F/(F/A,I,n)
5.提前年金现值:P=A×(P/A,I,n)×(1+i)
6.提前年金终值:F=A×(F/A,I,n)×(1+i)
7.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
8.永久年金的现值:P=A/i
9.内插法举例:折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50;当贴现率为10%时,净现值为150。内部收益率是多少?(12%-10%)/(12%-内部收益率)=(-50-150)/(-50-0).解决方案:内部收益率=11.5%
10.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其中r为名义利率;m是每年复利的次数。
11.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12.两个投资组合的方差:σp2=W12σ12+W22σ22+2W1W2ρ12σ1σ2
13.标准偏差率:V=σ/E
14.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Rf+βP×(Rm-Rf)
15.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最低业务量)
16.总固定成本=高峰业务量成本-单位可变成本×高峰业务量
或者:总固定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业务量。
第三章预算管理
17.预计产量=预计销售额+期末预计产成品库存-期初预计产成品库存
18.预计采购数量=生产需求数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19.可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
20.可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盈余和不足。
21.现金盈缺+现金筹集-现金利用=期末现金余额。
第四章融资管理(上)
22.转股比率=债券面值/转股价格
第五章融资管理(下)
23.资本需求=(基期平均资本占用-不合理资本占用)×(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1+预测期资本周转率增长率)
24.外部融资需求=敏感性资产增加-敏感性负债增加-预期利润留存。
25.预期利润留存=预测期销售收入×预测期净利润率×(1-预期分红率)
26.资金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27.贴现模式下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率为:贷款额×(1-费率)=年利率×(1-所得税率)× (p/a,Kb,n)+贷款额× (p/f,Kb,n)
28.贴现模式(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公司债券的资金成本率为:募集资金总额×(1-费率)=年利率×(1-所得税率)×(P/A,Kb,n)+债券面值×(P/F,Kb,n)
29.KS=第一期预期股息/[当前股价×(1-融资率)]+股息增长率
30.息税前利润:EBIT=(p-b)x-a=M-a
31.经营杠杆:DOL=M/EBIT=M/(M-a)
32.财务杠杆:DFL=EBIT/(EBIT-I)
33.复合杠杆:DTL = DOL * DFL = M/[EBIT-I-D/(1-T)]
34.每股收益无差异分析公式:
当EBIT大于每股收益不存在差异的点时,以负债方式筹资更有利;当EBIT小于每股收益不存在差异的点时,通过发行普通股来筹集资金更为有利。
第六章投资管理
35.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成本-所得税=税后经营利润+非现金成本=收入×(1-所得税率)-现金成本×(1-所得税率)+非现金成本×所得税率。
36.税额:(实现价值-账面价值)×企业所得税税率。如果是正的,就要交税(现金流出);反之,扣税(现金流入)。
37.净现值=未来净现金流的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
38.净年金流量=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39.盈利能力指数=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
40.IRR =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41.回收期(包括静态和动态):不需要区分年净现金流量是否相等,只需要把握未来的净现金流量(现值)。
42.债券价值=债券每年的现值之和+债券到期日的现值。
43.股票价值=未来第一笔股息/(贴现率-增长率)
44.当增长率=0时,股票的价值=股息/贴现率
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
45.最优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49.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50.应收账款成本=年销售额/360×平均现金回笼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51.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经济订货量EOQ=(2KD/Kc)1/2
52.与库存相关的总成本=(2KDKc)1/2
53.保险储备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日均需求+保险储备。
54.交货日期的库存消耗=日消耗×交货日期。
5.缺货成本=平均缺货数量×单位缺货成本×订货次数。
56.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57.贴现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
58.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折扣率/(1-折扣率)×360/(支付期-折扣期)
第八章成本管理
59.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60.边际总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61.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
62.边际贡献率=边际总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63.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64.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要素变动百分比。
65.差价=(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消耗量
66.金额差异=标准价格×(实际金额-实际产量下的标准金额)
67.直接材料差价=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标准单价)
68.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69.直接人工工资率差额=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70.直接劳动效率差异=(实际工作时间-实际产出下的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资率
71.预算成本节约=实际生产预算责任成本(实际生产下的预算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72.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工时*(制造费用成本实际分配率-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分配率)
73.可变制造成本的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可变制造成本的标准分配率。
74.预算成本节约=实际产出预算责任成本(实际产出下的预算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75.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实际产出预算责任成本×100%
76.边际贡献=总销售收入-总可变成本
77.可控边际贡献(也叫部门经理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中心负责人可以控制固定成本。
78.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可控边际贡献-中心负责人不可控的固定成本。
79.投资回报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运资产
80.平均经营性资产=(期初经营性资产+期末经营性资产)/2
81.剩余收益=息税前收益-(平均营运资产×最低投资回报率)
第九章收入和分配管理
82.成本利润率定价:
利润率=总预测利润/总预测成本
单价=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83.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总预测利润/总预测销售额。
单价=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84.盈亏平衡点定价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1-适用税率)
=单位总成本/(1-适用税率)
85.利润目标法则:
单价=(利润目标总额+全部成本总额)/[产品销售额×(1-适用税率)]
=(单位利润目标+单位全部成本)/(1-适用税率)
86.可变成本定价法:
单价=单位可变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87.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8.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89.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90.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9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9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90.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94.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收益÷所有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润表利息费用+所得税)÷所有利息费用。
95.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率/资产平均余额
96.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9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年末应收账款)/2
98.平均收款期=(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净收入
99.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库存=(库存年末数+库存年末数)/2
10.库存周转天数=(平均库存×360)/主营业务成本
101.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净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周转期(天)=(流动资产平均总周转期×360)/主营业务总收入。
102.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净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1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净收入/平均总资产。
14.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
其中: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105.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16.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10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18.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09.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0.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11.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12.净营业收入指数=净营业收入÷净利润。
其中:营业净收入=净利润-营业外收入。
13.现金经营指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
14.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5.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股数为年末数)
16.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17.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已发行普通股股数(股数为年末数)
18.市净率=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19.股本回报率=净经营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股本乘数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股东权益
就是这样。君整理的2021年中级会计[/[k2/]]常用公式汇总。
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在即。想要更多中级会计备考干货,请加入其中,上课学习备考!
总结:以上内容是综合边际缴费率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2021年中级会计常用公式“财务管理”的总结。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理解边际贡献率计算公式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