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基础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标准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6 09:06:51

导读: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基础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标准一、基础施工常见问题1.在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冷底子油的涂刷不均匀,涂抹不充分,存在漏涂、透底等现象。2.阴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基础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标准

一、基础施工常见问题

1.在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冷底子油的涂刷不均匀,涂抹不充分,存在漏涂、透底等现象。

2.阴阳角处的附加防水层未能保证每侧至少250mm。

3.双层防水卷材施工时,上下两层水平间距错开不小于1/3宽度,施工过程中局部未能严格执行标准。

4.筏板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5.混凝土浇筑时没有专人负责,变形移位的钢筋没有及时回收。

6.由于现场道路限制、灰尘控制等原因。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工人在振捣过程中未能遵循快插慢拔的施工工艺,造成振捣不密实现象。

7.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强度要求前存在踩踏现象,导致混凝土观感质量差。

8.浇筑混凝土前,墙、柱等竖向钢筋未包裹,浇筑后污染钢筋未及时清理。

9、钢筋焊接烧伤主筋。焊缝表面有裂纹、夹渣、大焊瘤等缺陷。

10.后浇带内钢筋连接不好,浇筑前未除锈调直。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松散混凝土未凿除。浇筑混凝土前,未涂抹水泥砂浆。

11.止水钢板搭接长度不足,角部结合处未焊满,有砂眼、断焊、漏焊或焊缝不全。

12、止水钢板定位不牢,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出现偏差。

二、控制要点:

基础施工包括垫层混凝土施工、防水及防水保护层施工、基础钢筋、模板、混凝土、后浇带预留及浇筑、混凝土结构接缝处理等。

1.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应清理地基,清除淤泥和杂物。浇筑时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标高。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先用木抹子抹平,表面要收两遍,保证表面平整,以保证防水卷材的顺利施工,及时覆盖薄膜养护,达到强度前禁止踩踏。

2.防水工程施工所用的卷材及其配套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检报告,以及卷材与配套材料的相容性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防水层基层的状况(包括干燥、清洁度、平整度、转角弧度等。)、卷材铺贴的方法和顺序(胎体钢筋的铺设)、附加层、搭接长度、搭接缝位置、转角、变形缝、穿墙管等细节符合规范要求。

3.基础钢筋,检查原材料进场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加工质量、钢筋连接试验报告及操作人员合格证、钢筋安装质量(包括:品种、规格、数量、纵、横向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箍筋、横向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及间距等。),以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4.基础混凝土浇筑,检查主要成分的合格证及复检报告、配合比、坍落度、冬期施工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和方法(包括浇筑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高度、施工缝留置、浇筑时的振捣方法以及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观察等。),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测量。

5、基础模板应检查模板的刚度和强度、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平整度、几何尺寸、拼缝、涂刷隔离剂、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施工缝和后浇带的模板支撑和安装。

三。建筑标准:

1.基础垫层

1)基底清理:人工踢掉基槽基底的土石方和淤泥,然后进行隐蔽验收。

2)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测得的标高控制线测量垫层标高。

3)混凝土搅拌: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配合比检查后台原材料,严格控制用水量,混合料搅拌均匀。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以避免漏振,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5)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用水平木刮刀找平,表面用木抹子抹平。

6)养护:已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浇水,一般养护不少于7d。

2、卷材防水层施工

1)禁止在雨天、雪天、5级以上大风天气铺设卷材。冷自粘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热熔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保护好已铺设的卷材。

2)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洁净、干燥,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或45°坡脚,并涂基层处理剂。

3)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加强层每边宽度为250mm。

4)铺设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及相邻两层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宽度,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5)采用热熔法施工时,应加热均匀,不得欠热或烧穿卷材,热熔改性沥青应从搭接处溢出。

6)卷材防水层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毫米。侧墙卷材防水层应采用软质防护材料或铺20mm厚1:1.25水泥砂浆层。

3、钢筋工程

1)当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支撑,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2)基础中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3)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应力较小的地方。两个或多个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根纵向钢筋上。接头末端至钢筋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横向相邻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搭接长度的1.3倍。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所有搭接接头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的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

5)当受拉钢筋直径d >: 25mm,受压钢筋直径d >: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4.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测量和控制水胶比和坍落度。冬季搅拌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2)浇筑混凝土前,应预先根据设计标高和轴线校正基础,并清除淤泥和杂物。同时注意基坑排水,防止新浇混凝土被冲刷。

3)一般应分层浇筑,上下两层之间不留施工缝。

4)对于特殊部位,如预埋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埋管道等。·浇筑混凝土时,应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使其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移位或歪斜,及时纠正偏差。

5)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浇筑方案可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方法或顶推式连续浇筑施工方法,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6)混凝土浇筑应从下部开始,沿长边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保证混凝土供应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浇筑更多的混凝土。

7)应采用振捣来帮助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应在振捣限前振捣两遍,以消除粗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泌水产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力,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8)大体积混凝土应保温保湿养护。每次混凝土浇筑后,除对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还应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及时进行保温养护。

9)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并定期检查塑料薄膜或固化剂涂层的完整性,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5、模板工程

1)模板的安装位置和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拼缝应严密,表面应光滑,并刷隔离剂。

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3)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观察和维护模板及其支架。

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顺序的原则是:先拆背撑,后拆背撑,按施工方案实施。

6.施工缝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应留置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2)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清除水泥膜、松散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充分湿润并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3)浇筑混凝土前,宜刷一层水泥浆(可掺入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仔细振捣,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7.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

1)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在主体结构中预留一段时间(设计无要求时,至少预留28d)后再浇筑,使结构连成整体。

2)后浇带可采用比原结构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并保持湿润至少14d。后浇带的接缝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8.车库施工中的预留孔(出料孔、塔吊孔等。)必须预埋止水钢板,后期浇筑采用比原强度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进行至少14d的湿养护。

9.两块止水钢板的搭接不小于100mm,双面满焊。止水钢板加固措施应适当、牢固,焊接必须饱满,焊缝饱满无渗漏。钢板与钢筋焊接时,严禁焊穿钢板或与钢板有间隙。转角处的止水钢板必须采用成品止水钢板。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基础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各位了解concrete质量控制/[/k1。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