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事业单位“变性”为全额拨款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3 22:06:04

导读:自养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事业单位“退化”分配给全额江西上饶一余姓男子近日反映,其于2016年2月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被录用为上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单位文

自养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22,事业单位“退化”分配给全额

江西上饶一余姓男子近日反映,其于2016年2月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被录用为上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单位文化产业处调研员,为自收自支专业技术人员。从2016年5月开始,由于单位发不出工资,余先生一直没去单位上班。他一直在家等着。(7月7日《北京青年报》)

单位发不出工资,余先生也不上班。双方都涉嫌违法或违约。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也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含基本工资”。与这些规定相比,该单位明显违法。余先生长期旷工一般违反劳动合同,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俞先生是自收自支的工作人员很正常,因为单位本来就是自收自支的企业。但是员工不发工资能“养活自己”吗?从法律上讲,单位必须支付工资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工资是员工生活和生存的基本保障。不发工资的员工如何生存?

更有甚者,2016年10月,单位将“文化产业办公室”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原来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原工作人员性质没有改变,全额拨款是指单位。

这就意味着单位既不能“自养”,也没有能力“自养”,而让前员工“自养”就成了笑话,因为前员工“自养”是靠单位的,与“皮还剩下什么”无关。非常相似。这既说明单位改制问题复杂,也说明单位在“堕落”的时候忽视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个单位的核心在于人。如果单位改制没有优先考虑,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员工肯定会有情绪,单位工作自然不好。同时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合法的薪酬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换言之,任何改革或重组都必须遵守法治和人道的原则。

显然,只有事业单位“退化”与员工变动的编制大致同步,才不会影响单位的工作和员工的权益。改变人员编制的性质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单位的“退化”而“退化”,企业的人员编制一般没有公务员管理那么严格。另一种是让原员工参加新编制的招聘考试,优先就业。

现实中,后一种情况更为常见。但单位变成事业单位出资全额后,我们不知道是有关方面没有给于先生这样的自收自支人员再就业的机会,还是于先生不想参加再就业。但该单位的“堕落”损害了职工的劳动权益,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中国的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有关方面在确定自收自支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单位是否具备“自收自支”能力,因为这涉及到很多问题。而于先生的单位性质,无论是之前的文化产业办公室,还是现在的非遗保护中心,都没有“自收自支”的能力。

也就是说,单位在“变性”之前是“自收自支”的,但没有能力“自收自支”。但单位“变性”后,不再允许单位自收自支,而是允许职工“自收自支”。那不是一团糟吗?希望余先生反映的问题尽快得到妥善解决。而各地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为正义发声”,“为公平发声”。如果你喜欢这篇头条评论,请订阅批评指正。谢谢◎

我的微信公众号:余伟传奇——一个专注卫浴文化和洗浴健康的微信公众号。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自撑改革事业单位 最新消息2022,事业单位“堕落”为全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自养事业单位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