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利贷贷款联系方式24小时,贷款发生纠纷。民间借贷大家都不陌生。法律保护的是个人偶尔的民间借贷行为。最近华先生给我们打电话,说他的贷款经历不寻常。接到热线电话后,栏目记
高利贷贷款联系方式24小时,贷款发生纠纷。
民间借贷大家都不陌生。法律保护的是个人偶尔的民间借贷行为。最近华先生给我们打电话,说他的贷款经历不寻常。接到热线电话后,栏目记者见到了华先生。华先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2014年,华先生急需清算流动资金120万元。于是,华先生和赵先生认识了。

对于华先生的贷款需求,赵先生满口答应。赵先生告诉华先生是120万,月息3.2%,借款期限一年。华先生告诉记者,赵先生让他签了两份空白合同:一份是《贷款抵押合同》,一份是《贷款抵押合同补充协议》。华先生说,这两份合同连借款人一栏都是空白的。虽然违背了约定,但华先生考虑到,一是熟人介绍,二是急需用钱,没有太多犹豫就签了两份合同。这两份合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二天,按照赵先生的要求,华先生拿着房产证办理了抵押手续。2014年9月至12月,华先生先后10次借款共计120万元。华先生说,给他汇款的不是赵先生,而是朱女士和冷女士两个陌生人。对于华先生的问题,赵先生的回答是:不要问那么多问题,按时还贷就好。至2017年10月,华先生已还款130余万元至赵先生指定账户。直到这时,华先生才觉得赵先生的贷款利率太高,已经属于高利贷。这样下去,他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大。于是,华先生找到赵先生,希望他能按照法定利率重新计算本息。

华先生说他的提议是合理合法的。没想到,赵先生一开口,让华先生再给200万元结清借款。由于双方分歧较大,华先生与赵先生的协商不欢而散。一怒之下,华先生停止支付本息。2018年7月,华先生收到了朝阳法院的传票。诉讼原告不是赵先生,而是给华先生送钱的朱女士和冷女士。朱女士、冷女士要求华先生偿还剩余本息。

朱女士、冷女士向法院提供了双方签订的《借款抵押合同》及《借款抵押合同补充协议》。其中,贷款抵押合同约定高于法律规定的利率——月息3.2%;抵押合同补充协议约定的利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月利率1.8%。这时,华先生才意识到贷款没那么简单。华先生说,他向赵先生借钱,赵先生却安排别人借钱给他,并收取还款;贷款人首先按照贷款抵押合同约定的高利率收取利息;当你还不上的时候,借款人就会提起诉讼,要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利息偿还欠款。里里外外,他付了更多的钱。华先生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职业放贷人的套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根据《通知》第五十三条规定,从事民间借贷的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或者自然人从事民间借贷,未依法取得借贷主体资格的,依法认定为无效。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时间内多次从事有偿民间借贷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职业出借人。华先生说,之所以认为赵先生是职业出借人,首先是赵先生安排他人做出借人;其次,他们使用统一的贷款合同;最重要的是,贷款不是贷款人的自有资金。

华先生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到30份判决书。华律师表示:这30起都是民间借贷纠纷,原告是赵先生或其指定的出借人。30个案例,借款合同和借款方式都和自己差不多。根据华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到其中两名被告——李女士和张女士。李女士和张女士称,他们都曾向赵先生借过钱,但在借款协议和汇款账户上都找不到赵先生的名字。贷款中约定的月利率为3.3%。当他们因高息无力偿还债务时,被告上法庭,原告是一个从未被抹黑的陌生人。


最终,经审理,法院判决李女士和张女士按照法律允许的利率偿还剩余欠款和利息。为了还账,李女士和张女士卖掉了房产。赵先生到底是不是职业放贷人?这些诉讼案件中的出借人是不是赵先生安排的?为了验证华先生的说法,记者拨通了赵先生的电话,可是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最后,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李女士、张女士按照法律允许的利率偿还剩余欠款及利息。为了偿还债务,李女士和张女士变卖了房产。赵先生到底是不是专业放贷人?这些诉讼案件的出借人是赵先生安排的吗?为了求证华先生的说法,记者拨通了赵先生的电话,但电话无法接通。

2021年6月,朝阳法院审理了朱女士、冷女士诉华先生偿还欠款一案。法院经审理,认定双方在民间借贷中存在法律关系,确定借贷期间双方约定的利率为月息1.8%。法院经审理认为,给华先生汇款的冷女士,在汇款前有其他账户给她汇款,但不能说她没有自己的资金。华先生向法院提交生效判决书30份,证明案外人赵先生是职业放贷人,以朱女士、冷女士等不同放贷人的名义放贷。法院认为,30份生效判决的关联性不能证明对方构成专业出借人。最终,朝阳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华先生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偿还原告朱女士借款本金62万余元。同时,以未偿还本金为基数,自2017年10月11日起至实际支付日止,按总年利率24%计算利息和违约金。随后,华先生提起上诉,被市三中院驳回,终审维持原判。

刘宁律师表示,职业放贷人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放贷,放贷行为具有商业性、规律性的特点,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但是,如何识别专业贷款人,需要严格的条件。因此,建议借款人在借款时仔细审查合同等,充分评估风险,保留过程中形成的合同、收款凭证、还款凭证、通讯记录等证据材料。
记者:李金涛
来源:法治在进步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高利贷贷款联系方式24小时的详细介绍,以及贷款产生的纠纷。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高利贷贷款联系方式有帮助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