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有资产增值率公式,改革推进到纵深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2021年,中央企业
国有资产增值率公式,改革推进到纵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
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主要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向纵深的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顺利完成70%的目标任务,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两化一一致”,提高板卡建设和运行质量。
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
2021年11月底,由中国华能主导的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碱性制氢电解槽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高性能大型电解制氢装备的关键技术。取得创新成果,中国华能外部董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1月,外部董事在调研中提出了优化集团氢能产业布局的建议。此后,该集团进行了多次专项研究,并成立了氢能技术公司,以加快推进相关项目。近两年来,中国华能通过发挥外部董事作为“决策专家和经营顾问”的作用,有效促进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化和高效化。
以董事会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国有企业正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三年行动,各级国有企业基本完成董事会组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层面外部董事比例分别达到99.3%和94.2%。
董事会应被广泛覆盖,其职能应得到加强。很多国企都在积极探索——中远海运采取内部调任和外部聘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定期组织董事履职和董事会工作培训;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在集团内部组织了多轮公开选聘,选拔组建了46名专职董事队伍,全面实现了二级子公司外部董事专职化;深投控公司基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授予董事会不超过净资产20%的境内主营业务投资决策权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必须一以贯之。
通过三年行动的实施,提高了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建设和运行质量,更好地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的统一。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南方电网创新探索了“系统评审、综合评审、一事一议”三种预研研讨方式。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明确表示,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一些非重大经营事项进行决策。目前,所有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和地方一级企业、绝大多数中央企业和重要地方子公司都拟定了清单,更好地界定了党组织和董事会的权责边界。
完成一系列重大战略重组和专业整合。
结构更加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中星网、中国电装成立,中化集团、中国化工联合重组,中国电力分公司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集团重组本钢,国家管网集团资产重组顺利完成,煤炭、医疗等领域专业整合深入推进,天翼云、海工装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2021年,国企重组整合迈出稳健步伐,举措频出。
——推进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战略性重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1年5月,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通过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成为资产超万亿、员工超20万的“工业巨头”,提升了中央企业在种源、化工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重组后,中国中化完成了农业种业的整合。
实现“1+1 >: 2”重组目标,关键在于整合。在三年的运营中,中国船舶继续推进集团总部的组织变革、船舶与航运服务和智库的专业化重组整合,新成立了重大项目管理中心、未来发展研究中心和装备保障中心等。,通过内部整合刺激化学反应。山东港务集团对省内港口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对各单位非传统装卸业务进行分类重组,组建多个板块集团,实行业务特许经营,缓解了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问题。
——推进专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1年12月6日,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家股权多元化的央企以中国武铁和中国诚通的物流板块整合为基础,同时引入东航、中远海运和招商局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国物流业务涵盖仓储、运输、包装、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多种业态,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物流企业奠定了基础。
2021年12月23日,又一家新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中国稀土由中国铝业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赣州稀土公司的稀土板块整合而成。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设备、进出口贸易等。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和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努力打造一流的稀土企业集团。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将通过推进各类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重点加快形成一批板块清晰、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
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打造原创技术的“原点”和产业链的“链长”。
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田文一号登陆火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如电力芯片伏羲、极小直径微钻、极小直径铣刀等,从重大项目到关键零部件、科技创新,都是央企支持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民族仪器。
在三年的运作中,国资国企多管齐下深化改革,创新活力加速生成。
“我们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项目,倡导‘谁有能力谁曝光名单’,将‘赛马机制’运用于川藏铁路等重大技术项目,倡导‘谁有能力谁第一’。”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研投入和有效激励的推动下,企业获得了空中建机、智能塔建机等一批智能施工技术,大幅提升了精益施工水平。
勘探正在被广泛推广。2021年,中国中海油在下属研究院启动了一批重点科研项目。不考虑职位、级别、头衔等门槛。,科研人员可以根据清单内容形成实施方案后“曝光清单”。项目“挂帅”后,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受原岗位工资水平限制,实行“项目岗位奖”,实现“职级分离”。山东重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设立“曝光名单”项目,采用内部公开招标机制,明确项目奖励金额,设置规范激励规则。
年度考核加分、R&D费用视同利润加回、注资、工资总额单独列示...在三年的运行中,国有及国有企业普遍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创新的激励和保障机制。2021年,中央企业R&D投资强度达到2.5%,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9%。
创新的“一揽子政策”已经实施,并采取了坚实的步骤来创造一个“来源”和一个“链长”。2021年,国资委(SASAC)发布推进中央企业做原创技术源头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指导意见,确定了首批29家源头企业和6家链长企业。相关企业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做出积极贡献。
推广经理任期制和契约化经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操作机制更加灵活。
2021年1月,在东航举行了签约仪式——集团领导分别与R&D中心和中联航总经理签订了任职协议和业绩责任书,拉开了终身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序幕。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97.8%的合并子公司已经签署了合同。
签和不签是很不一样的。与之前的绩效考核相比,终身制和契约化管理增加了终身制合同,使得考核更加刚性,压力更加现实。“年度考核达不到百分制的70%”和“年度主要指标达不到70%”的“双70”退出条款规定,管理者在任期内连续考核不达标必须退出。
目前,管理人员已签约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子企业分别占97.3%和94.7%,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管理责任制。今年,经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将在国企系统实现全覆盖、高质量,有考核的单位全部纳入契约化管理范围。
国企改革意在优化经营机制,激发员工潜能。随着三年行动的实施,三项机构改革更加深入。
干部能上能下。2021年7月,中国中海油启动了2003年以来力度最大的三次机构改革,中层干部全部“站着不坐”“除非优秀,否则不得转岗”,干部被调任两届综合业绩未达到“优秀”的业务岗位,“以下”比例超过11%。2021年,央企和地方国企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分别占42.9%和37.7%,调整不佳和退出人数分别占4.5%和3%。
员工可以进出。2021年,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推动传统行业富余人员向“三新”业务转型,全年转型5400多人,盘活了人力资本。南方电网部分供电局“全员带任务带指标”,大力推行轮岗、降职、待岗、退出的管理机制。
收入可增可减。中国铁建继续推进工程承包板块项目部超额利润分成激励,20%的骨干员工分配80%的超额利润,打破了项目部层面的“大锅饭”。云南云天化对骨干员工实行超额利润分成,对技术R&D人员实行创新成果激励,对新业务团队实行绩效捆绑激励,让贡献大的员工获得相应的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确保改革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20大胜利。
《人民日报》(2022年02月27日01版)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国有资产增值率公式和改革推进到纵深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国有资产增值率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