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排在明律分区办公室第一,2022城市更新组来袭■本文作者:王小明北京就职于明律律师事务所。(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相对于近两年才出现的“城市旧社区改
北京排在明律分区办公室第一,2022城市更新组来袭
■本文作者:王小明北京就职于明律律师事务所。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相对于近两年才出现的“城市旧社区改造”的提法,“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新概念已经存在了10多年。然而,随着大规模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完成,2021年以来,一些地方陆续制定了最新的城市更新法规或办法,这标志着城市更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那么,团来袭下的城市更新会给老年居民带来什么?「拆旧房住新房」还有希望吗?以这个名义进行的项目和征收拆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明律分部,我们会对很多地方的新政策做一个分析。
日前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城市更新,并将其列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部分: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排查整治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启动一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安装电梯等设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老化改造。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短短的八个字,对于在旧城区、城中村老房子里生活多年的人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的。
结合2021年颁布的新规,明律司可以确定的一点是,2022年,大家的“拆旧住新”的梦想还是有成为现实的希望的。城市旧社区的修缮改造绝不是老房子的唯一归宿。
【第一点:城市更新将继续保留“拆除重建”的形式】
深圳作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的前沿,于2021年3月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
其中,对城市更新的最新定义是“本条例所称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域(即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部分情形),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拆除、重建或者综合整治的活动”。
正如我们所见,市区重建明显分为两类——拆卸和非拆卸。那些没有的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将向你展示如何拆除旧的,并建立一个新的。
【要点二:拆迁重建门槛提高,必须实现双95%】
怎样才能拆除城市中的旧住宅区和村庄,并建设新的住宅区和村庄?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开发商等市场主体的作用,让民意来做决定。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第25条规定:
申报城市更新单元拆迁改造计划时,拆迁范围内产权人的更新意愿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土地为单一地块的,应当经全体共有人或者四分之三以上产权共有人同意。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应当经专有面积占总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产权人同意。其中,旧住宅区所在地块应当经专有面积占总人数95%以上的产权人同意。
大家都很乐观,但这就是面积+人数的“双95%”,堪称旧城改造项目中起步门槛最高的情况。
文章最后还要求,申请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拆迁重建的旧居住区,自征集意向公告发布之日起12个月内未达到前款规定的产权人更新意向要求的,3年内不得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
说白了就是征求意愿的最长期限是一年。如果涉案区域的产权人不能在一年内达成一致,这个区域将在三年内与城市更新完全脱节。其他更新意愿较强的区将使用相关优惠鼓励政策。
【要点三:旧房“拆了盖成新”,竣工期需要20年以上】
《条例》进一步规定,旧住宅区申请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进行拆除重建的,建筑竣工年限应当在20年以上。
申请将旧工业区、旧商业区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进行拆除重建的,应当有不少于十五年的建筑竣工期。
也就是说,一些2000年左右建造的房屋,理论上是有可能被纳入城市更新拆迁重建范围的。当然,必须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要求,即服务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者存在严重的居住安全隐患。
【要点四:拆迁重建的城市更新如何补偿?】
《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更新拆迁补偿可以采取产权调换、货币补偿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由产权人自愿选择。住房政策原则上采取产权置换的方式,对与被拆迁住房具有相同产权限制条件的住房进行补偿。
已登记的商品住宅产权调换为原地产权的,按照不低于套内面积一比一的比例进行补偿;
产权调换的实际面积不得少于约定面积。因误差导致超出面积小于3%的,产权人可以不再支付超出面积的房价款。安置补偿最迟应在产权人迁出之日按约定支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合法建筑和历史违法建筑的拆迁补偿标准,由市场主体和产权人参照本市房屋征收的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综上所述,从补偿方式到补偿标准,城市更新拆迁补偿与征收补偿非常相似,基本遵循一个“1:1”的原则,不会有太高的“拆补比”。
这意味着选择同意更新房屋的产权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先拆后富”的说法是历史,不是现实。
【第五点:城市更新拆迁改造合同签不下来怎么办?】
以往在广东省的“三旧改造”项目中,并不少见合同未签就已消费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地区很多“城中村”始终无法拆除的原因。
敢为人先的深圳特区显然希望在条例中植入一种不一样的手段——约定搬迁在一定条件下转为政府征收。
具体来看,《条例》第三十五条是指,当承包比例达到面积或者人数的95%时,市场主体可以向区政府申请组织与非承包户进行调解。
第三十六条进一步指出,一旦签约比例达到面积和人数的“双95%”,区政府有权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启动征收拆迁,对仍不签约的“个体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也就是说,对于拒绝签约配合更新的,占比不到5%,协议不成可以强制。这种打通“协议搬迁与征收拆迁”之间通道的政策,此前在广东省已经试行多年,落地的做法已成定局。
这个未来的征收程序应该是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的,也就是区政府需要依法做出征收补偿决定,最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也就是说,开发商等市场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民事主体无权强拆房屋。
在明律划分中,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协议与强制执行”的运行模式已经不是广东省独有的了。2021年9月实施的《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公有住房承租人拒不配合拆迁、重建和完全改造的,公有住房产权单位可以向区政府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的,区政府为了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可以依法作出决定。
承租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配合的,由作出决定的区政府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这里的“拆改”指的是涉及危房的旧公房改造。还需要凑够前面95%的协议续约比例,才能启动后面的强制“决定”程序。
在明律划分的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新出台的城市更新政策,无论是深沪还是安,都明确包括征收、拆迁、强拆、改建、重建等内容这意味着,城市更新绝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协议搬迁”。只要同意拆旧建新的面积和人数达到足够高的比例,剩下的滞留户就会被拉入强制搬迁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及时学习和掌握当地的城市更新标准,积极行使自己的参与权。如果搞不清楚具体问题,要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在新的城市更新政策下,能够有效改善居住条件,过上更加幸福稳定的新城市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为明律分部办公室北京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总结:以上内容是2022年北京在明律办公室的排名和城市更新组来袭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北京在明律办公室的价值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