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信来自杨鑫律师事务所 短信,法律研究资讯(2022.01.24-2022.01.30)执法趋势01欧盟要求WhatsApp澄清其隐私政策。欧盟委员会1月27日宣布,Meta旗下的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必须
国信来自杨鑫律师事务所 短信,法律研究资讯(2022.01.24-2022.01.30)
执法趋势
01欧盟要求WhatsApp澄清其隐私政策。
欧盟委员会1月27日宣布,Meta旗下的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必须在一个月内澄清其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最近的一些变化,以确保符合欧盟消费者保护法。欧盟主要关注WhatsApp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关于其新服务条款的信息,以及其提示用户接受新条款和隐私政策的通知是否公平。
欧盟司法专员迪迪埃·雷德斯(Didier Reynder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WhatsApp必须确保用户知道他们同意了什么,以及他们的个人数据是如何使用的,比如在哪里与商业伙伴分享这些数据。”。WhatsApp必须在2月底前向欧盟做出具体承诺,说明将如何解决我们的担忧。"2021年1月,WhatsApp发布了新版隐私政策,宣布将与母公司Meta共享更多用户数据和平台交互细节。虽然WhatApp表示新的隐私政策不会影响用户的交流,但还是遭到了很多用户的反对。2021年7月,欧洲消费者组织BEUC向欧盟委员会投诉WhatsApp,称WhatsApp未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新的隐私政策与旧政策有何不同。消费者很难知道WhatsApp隐私政策的变化会对自己的隐私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欧盟消费者法,企业必须使用清晰透明的合同条款。因此,WhatsApp模棱两可的做法违反了欧盟消费者保护的相关法律。来源:1.“欧盟对WhatsApp下最后通牒: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如何使用其数据”,载于新浪科技2022年1月27日https://finance . Sina . com . cn/tech/2022-01-27/doc-ikyakumy 298094 . shtml。
2.WhatsApp在欧盟消费者对隐私变化的投诉中成为目标,路透社(2021年7月13日),https://www . REUTERS . com/technology/WhatsApp-targeted-EU-consumer-complaints-over-privacy-changes-2021-07-12/。
3.欧盟表示,WhatsApp必须在2月底之前澄清隐私政策的变化,路透社(2022年1月28日),https://www . REUTERS . com/technology/WhatsApp-has-until-end-Fe B- clarify-privacy-policy-change-EU-says-2022-01-27/。
02亚马逊支付225万美元解决价格操纵调查
1月26日,亚马逊与华盛顿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就价格操纵调查达成和解,同意支付225万美元的和解费,并终止了一个使亚马逊能够控制市场上第三方卖家产品价格的项目。
这项调查针对的是亚马逊在2018年推出的“亚马逊出售”(Sold by Amazon)项目,该项目通过向第三方卖家保证他们将至少获得商品销售的约定最低付款,以换取他们同意停止与亚马逊在商品定价上的竞争,从而吸引卖家加入。如果销售金额超过约定的最低支付金额,亚马逊及其竞争对手将分享剩余收益。例如,如果卖家和亚马逊同意支付20美元的最低付款,商品以25美元出售,卖家将获得20美元的最低价格,并与亚马逊分享5美元的额外利润。亚马逊对其定价算法进行编程,以匹配一些外部零售商向在线消费者提供的价格。亚马逊计划销售会导致部分商品在最低支付的基础上价格上涨。因此,当价格上涨时,第三方卖家的销售额明显下降,客户会选择购买亚马逊的自有品牌商品。与此同时,加入亚马逊销售计划的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都稳定在人为的高水平。这是因为亚马逊对其定价算法进行了编程,以维持卖家预先注册的价格作为价格下限。这意味着,参与的卖家在不取消参与亚马逊销售计划的情况下,降低产品价格的能力有限。例如,卖家过去可以为他们的产品提供价格折扣,但亚马逊阻止了许多卖家通过这一计划继续提供折扣。而且卖家承担了商品无法及时售出或根本无法售出的风险,但仍需向亚马逊支付其商品的仓储费等费用。总检察长办公室表示,这种算法设定最低价格的做法伤害了卖家,因为卖家很难在不退出项目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亚马逊发言人格伦·库珀(Glenn Kup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项目“规模较小”,意在“为卖家提供另一种降价工具”。亚马逊从2020年开始停止提供亚马逊出售的服务,并在最新的协议中承诺不再提供这一工具。来源:AG Ferguson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亚马逊定价计划,华盛顿州司法部长办公室(2022年1月26日),https://www . ATG . wa . gov/news/news-releases/AG-Ferguson-investigation-shuts-down-Amazon-price-fixing-program-nationwide。
03微软承诺英国Xbox订阅透明化
1月26日,英国竞争监管机构表示,微软将开始向用户提供更多关于如何在英国自动续订Xbox(游戏机)付费服务的信息。
微软向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承诺,将提前通知客户,会员服务Xbox Live Gold和在线游戏订阅服务Game Pass的自动续订将从每月7英镑开始。微软还同意联系不活跃的客户,提醒他们如何停止付款,并提供未来价格上涨的更明确通知。此外,定期订阅一年的客户现在可以选择提前终止合同,并要求按比例退款。CMA表示,更清晰的信息将有助于游戏玩家避免在服务终止后继续付费。CMA执法部门执行主任迈克尔·格伦费尔(Michael Grenfel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微软需要在用户注册自动续费和订阅时向他们提供清晰及时的信息,以便用户做出知情的选择。其他提供自动更新会员和订阅的公司应该注意并审查自己的做法,以确保遵守消费者保护法。”来源:微软承诺英国Xbox订阅透明,路透社(2022年1月27日),https://www . REUTERS . com/technology/Microsoft-agrees-change-Xbox-auto-renewal-practices-Britain-2022-01-26/。
04法院撤销了欧盟委员会对英特尔的12亿美元反垄断罚款。
1月26日,英特尔赢得了对欧盟10.6亿欧元(12亿美元)反垄断罚款的诉讼。
欧盟委员会在2009年对英特尔罚款10.6亿欧元,因为英特尔试图通过向电脑制造商戴尔、惠普、NEC和联想提供回扣来限制其竞争对手AMD,以敦促他们从英特尔购买大部分芯片。卢森堡普通法院认为,欧盟的分析不完整,因为它无法根据必要的法律标准确定回扣是否会产生或可能产生反竞争效果。法院撤销了对英特尔罚款10.6亿欧元的决定。律师事务所White & Case合伙人阿西马基·科姆尼诺斯(Assimakis Komninos)表示,该裁决为欧盟提起反垄断案件设定了更高的标准,欧盟必须对每个案件进行基于效果的分析,这将使监管机构的任务更加复杂。来源:英特尔赢得重大胜利,法院取消了12亿美元的欧盟反垄断罚款,路透社(2022年1月27日),https://www . REUTERS . com/technology/Intel-wins-appeal-against-12-bln-EU-antitrust-fine-2022-01-26/。
司法趋势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认定合同条款违反反垄断法,无效。
台州市路桥吉利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公司)、台州市路桥区容成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成公司)等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十五家驾培单位签订联营协议和自律公约,约定为防止恶性竞争,共同出资成立联营公司,对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驾培行业进行统一收费、管理和分配。上述协议还规定了联营公司的股本结构以及固定服务价格、限制教练和教练流动性等条款。
合资公司成立半年后,吉利公司和容成公司退出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其他十三家驾培单位,认为合资协议和自律公约构成横向垄断协议,请求确认无效。其他13家驾培单位和关联公司联合回复称,联营协议是为了整顿市场乱象和行业恶性竞争,方便学员报名;联营协议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中小经营者的经营效率,保护消费者利益,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豁免情形。法院一审认为,合资公司统一服务收费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部分固定价格行为依法可以免除。一审判决确认《联营协议》和《自律公约》中涉及的条款构成了固定价格、限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分割市场的横向垄断协议。相关条款无效,但合资协议中关于股本结构的条款不被视为无效。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一审法院推定董哲公司提供的统一服务会带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等利益根据一般经验,直接认定统一费用协议符合垄断协议的豁免,不符合《反垄断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应予纠正。涉案的十五家驾培单位在联营协议第三条约定以各自出资共同设立联营公司,实际上是十五家驾培单位实施横向垄断协议,达到市场垄断目的的一种手段。联营协议是涉案十五家驾培单位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中心和关键环节。《联营协议》第三条与《联营协议》和《横向垄断协议自律公约》的规定是不可分割的条款。为消除相关经营者继续或者再次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风险,联营协议第三条应当与相关横向垄断协议条款一并认定无效。因此,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决定撤销一审判决,确认联营协议、自律公约全部无效。来源:智产金融:“裁定”,二审将改判!最高知识产权法院认定合同条款无效违反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金融”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020年1月30日,https://mp.weixin.qq.com/s/4zn1y_8b_9KGrfKjCzo6YA.
06知名剧窝头会馆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二审改判。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是话剧窝头会馆的演出单位,在演出过程中被录制成录像制品。上海巨力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巨力公司”)是“PP视频”网站的运营方,未经许可在网站上提供本剧完整的表演视频,并删除北京人艺表演者、视频制作者的身份和版权声明。北京人艺随后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称上海巨力公司侵犯了其表演者权和录像制品制作者权,请求判令上海巨力公司发表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
一审法院认为,上海巨力公司作为表演者、视频制作者,侵犯了北京人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该权利属于财产权,不支持发表声明消除影响的主张。此外,北京人艺作为演出单位,无权在涉案戏剧演出中表明表演者身份。故判决上海巨力公司赔偿北京仁义公司经济损失及公证费共计71360元,驳回北京仁义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北京仁义、上海巨力公司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首先,被诉行为发生在2010年著作权法适用期间。二审受理时,2020年的著作权法早已实施。虽然法律的适用基于不溯既往的原则,但也有例外。如果仅仅因为适用2010年著作权法,就认为表演单位有表现表演者身份的权利,应该受到保护,既不利于旧法新法的街头适用,也不利于保护表演单位的权利,而没有说明2020年著作权法是如何进行相应调整的。因此,二审法院梳理了新旧法律下演出单位维权方式的异同。根据2010年《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表演者不仅包括自然人演员,还包括表演单位,对表演单位享有的表演者权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2020年著作权法删除了第38条中“表演单位”的表述,在第40条中增加了职务表演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表演单位享有除“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以外的“其他权利”。此外,2020年著作权法增加了“故意删除表演权管理信息”的民事责任规定。2010年版权法2020年版权法第三十七条使用他人的作品进行表演,表演者
(演员、表演单位)
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组织者组织演出,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表演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第三十八条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表演,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组织者组织演出,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四十条
演员为完成本演出单位的演出任务而进行的演出,属于职务演出。演员有权表明自己的身份,保护自己的表演形象不受歪曲,其他权利的归属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值班演出权由演出单位享有。
演出权由演员享有的,演出单位可以在其业务范围内免费使用该演出。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之一的,应当根据情节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音像制品等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十三条有下列侵权行为之一的,应当根据情节,承担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无害化销毁侵权复制品和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变更作品、布图设计、表演,
任何知道或应该知道作品、版面设计,
表演,
广播电视上的录音制品或者权利管理信息未经许可被删除或者变更,仍向公众提供的,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结合本案,仍应适用2010年的著作权法。虽然话剧窝头会馆视频开头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和版权声明会根据新旧法律产生不同类型的判决,但本案被告删除上述信息、分离演出单位与演出作品之间联系等行为,均被规定为侵权,被告应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法院认为,一审判决未支持北京人艺要求消除影响的请求,违反了法律规定,应予纠正。再者,戏剧窝头会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艺术价值。被告故意删除视频中与北京曲艺相关的表演者身份信息和权利管理信息,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因此,一审判决确定的赔偿数额明显偏低。综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撤销一审判决,依照2010年《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判令上海巨力公司赔偿北京人艺经济损失50万元、律师费5万元、公证费11360元,并在其视频网站首页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来源:止产金融:“判决┃赔偿50万元!知名剧窝头会馆版权侵权纠纷二审判决,载于《知识产权金融》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022年1月26日,https://mp.weixin.qq.com/s/PykV0b-fzNZBC9SkmbhDiA.
07律所在广告关键词推广中擅自使用同行名称,法院判决其与平台提供者构成共同侵权。
三十点实效平台是由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虎公司”)提供的搜索广告推广平台。服务购买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置关键词进行广告推广。当在线用户搜索该关键词时,服务购买者的广告将显示在搜索引擎的前列。广东广汉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广汉院)向360搜索广告唯一总代理中山三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搜公司)购买360搜索广告基础服务进行推广,自行设置“国信信阳律师事务所”为关键词。国信信阳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国信信阳所”)因此将广汉所及奇虎公司起诉至广州互联网法院,要求判令二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书面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广汉所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30万元,奇虎公司在10万元以内承担连带责任。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二公司向国信信阳所书面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广汉赔偿经济损失6.5万元,奇虎公司对该赔偿承担连带责任。2.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是非法人组织享有姓名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干扰、盗用、假冒等方式侵犯。本案中,广汉所未经国信信阳许可,在搜索广告中使用其名称进行商业应用和宣传,主观上存在过错。而且国信信阳所是知名的营利性律师事务所,它的名字有相应的经济价值。广汉所的涉案行为必然会对国信信阳所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因此,广汉构成对国信信阳冠名权的侵权。其次,广汉所与三搜公司签订广告服务购买合同,介绍自己的服务,通过在搜索引擎中设置关键词进行推广,属于广告。奇虎公司作为涉案的搜索引擎服务商,在搜索推广服务中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并以广告的形式将推广链接排在网站链接的前列,因此也具有广告发布者的身份。鉴于奇虎的收费服务,在本案中不能适用“通知并删除”的免责方式。奇虎对广汉设置的关键词合法性的审查义务应该高于一般网络服务商。但奇虎公司并未对广汉所的竞争对手名称作为关键词进行技术审查,也未提交证据证明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审查。因此认定奇虎公司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为广汉所侵权提供了帮助。综上,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来源:知产宝:《一个综合的案例,所有关键词推广的地方,擅自使用同名,侵犯了民法的“姓名权”》《知产宝》发布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https://mp.weixin.qq.com/s/RFFh1w3n8sZK6J-WBl_NGA, 2022年1月27日。
学术趋势
08刘晓春: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反垄断法定位与规制
数字平台发展形成的生态系统给反垄断法的适用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平台现在涉及多边市场,层次复杂;数字平台的竞争约束来自基于生态系统的特定服务;竞争不再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传统的价格工具决定相关市场的理论需要更新。针对上述挑战和问题,作者分析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竞争特征,提出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运行的四个层次和三种内部协调机制,并分析了平台外部竞争的三个特征。
然后,作者讨论了竞争法在中国当前数字生态系统运营中的两个典型场景——平台禁令和数字版权。首先,关于平台屏蔽问题,笔者列举了中国数字经济中三种典型的平台屏蔽行为:链接屏蔽、数据屏蔽和拒绝服务。以抖音短视频链接在腾讯平台被封禁的案例为例,从平台生态圈的角度反思相关市场界定问题。她认为,腾讯封杀Tik Tok实际上是拒绝来自Tik Tok的内容在其生态系统中传播的过程,从而阻止Tik Tok通过开放链接获得流量、用户关注、数据等生产要素。与其他提供“即时通讯”和“社交服务”的平台相比,腾讯建立和运营的平台生态系统比较特殊。如果不能证明其他生态系统能够与微信生态系统形成紧密的替代关系,腾讯的平台生态系统应该单独定义为相关市场。其次,关于数字版权,作者指出应该将数字版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放在平台生态系统的框架中进行考察。可能会发现,基于不同平台生态系统的腾讯音乐和网易音乐,并不一定处于同一个相关市场。另一方面,要注意生态系统中跨市场交叉补贴的现象。平台的垄断行为不一定会导致对消费者定价过高的现象,但可能是平台在这个领域亏本经营,通过跨市场补贴实现垄断利润。比如音乐平台的会员费很低,但通过数据、流量等传输行为,引流到直播、短视频、游戏、电商等领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因此,只有从平台生态系统的角度,才能全面观察数字版权市场集中度的整体效应。
最后,根据我国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现有的反垄断制度框架,笔者对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反垄断规制路径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反垄断规则的适用上,引入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界定相关市场,分析其他竞争效应。其次,在引入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概念进行竞争分析时,需要注意根据具体的商品和服务类型进行多层次、分类的调查。再次,在对数字平台竞争行为的具体分析中,定义了一系列具有新特点的竞争行为。第四,探索事前推定和事后审查的中间道路,实现现阶段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反垄断法规制的理想平衡路径。
来源:刘晓春:《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反垄断法定位与规制》,思想战线第1期,2022年,第138-148页。
09林秀芹:人工智能时代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重塑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对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AI创造中,海量数据是AI训练和学习的重要素材和基础。AI必须也只能通过海量的学习和尝试,总结出若干模型、风格和规则。AI学习和创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包括版权作品。这种使用是否合理?这是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
从著作权法的结构来看,随着AI学习和创作的发展,传统著作权法的“以作者为中心”和严格的“三步测试”已经不能满足AI技术变革的需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将成为重要的创作主体,作者的权利应该受到更多的限制,合理使用的地位应该得到提升,“版权保护-合理使用”的结构应该得到重新平衡。从制度的角度,纵观当今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合理使用的理由主要有三个:(1)非商业性使用;(2)少量使用;(3)公共利益需要。显然,这三个理由很难适用于AI创作对作品的使用。为了促进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扩大合理使用并重塑系统。首先,应当使用“合理使用”一词,而不是“限制和例外”,从而承认合理使用人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行为规范和合法性依据。其次,随着AI创作的兴起,人类作者角色的淡出,作者的“迷恋”,版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关系应该重构,合理使用应该提升到与版权保护平起平坐的位置。再次,用于AI学习和创作的版权作品应纳入合理使用的范围,但如果AI“输出”的作品与原作在实质上相似,则应属于著作权人的控制范围。最后,我国著作权法应采用灵活机动的合理使用立法模式,而不是传统的“封闭式”列举结构。来源:《林秀芹: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载于《法学研究》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021年12月16日,https://mp.weixin.qq.com/s/5IQwHpweEhZa-M3HF54LIQ.
1Ma宝荣:“IP地址是个人信息吗?》
如今,个人信息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IP地址的扩展应用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然而,对于IP地址是否属于个人信息,国内外司法实践中并无共识。这个问题的判断还是要回归到案例分析,在实践中进行鉴别和权衡。
首先,作者介绍了IP地址的概念和功能。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一般来说,IP地址是为了区分互联网上亿台设备而分配给每台设备的标识符,以此来标识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IP地址是用户上网的必经字段,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IP地址定位用户的大概位置,这就使得IP地址衍生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位置识别。然后,作者分析了IP地址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基于IP地址获取地理位置在互联网中有着广泛的服务场景。本质上,网络运营商结合用户所在城市的位置提供更多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告。然而,IP地址的超期使用也引起了用户的担忧,甚至引起了用户对被“跟踪”的疑虑。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着重分析IP地址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从国内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IP地址是否属于个人信息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IP地址本身并不构成个人信息。IP地址在法律意义上是不可识别的。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IP地址可以是动态的、共享的IP地址。每个IP地址对应成千上万个个体,而且是群体身份,不是个体身份。所以IP地址的处理活动还是需要放到具体的案例场景中。只有充分还原使用场景、目的和方式,才能判断是否有可能与其他信息关联形成个人信息,而这种判断应该是一种“实质的或合理的推断可能性”,而不是一种“想象的可能性”。来源:马宝荣:IP地址是个人信息吗?》、《网络法律实践圈》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022年1月13日,https://mp.weixin.qq.com/s/VVHu2E7Mt7KgO3hoFkykTw.
行业信息
1谷歌推出了新的广告跟踪程序API,旨在促进广告和隐私之间的平衡。
Cookie技术一直是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的关键。企业依托搜索引擎庞大的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库,对互联网用户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深度研究和分析,根据广告主需求锁定目标受众,进行一对一的推送投放。所以很多用户认为隐私被侵犯了。
2020年1月,谷歌宣布Chrome将逐步关闭第三方cookie,以保护用户隐私。但关闭cookie并不意味着个性化广告的消失。2022年1月25日,谷歌公布了新的广告追踪程序API。API是Google自己设定的一定数量的主题,目前是300个。在使用用户的浏览器时,谷歌会根据这300个主题对用户访问的网站进行分类。具体来说,Chrome浏览器根据用户过去三周的浏览历史,确定用户最感兴趣的五个话题的列表,然后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广告商,广告商将为用户提供与该话题对应的广告。随着基数的扩大,谷歌将继续增加话题的数量,不会包括任何敏感的类别,比如性别和种族。此外,谷歌还指出,这个项目将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控制权和透明度。用户可以自行查看和删除主题列表,也可以完全关闭主题功能。来源:AI前哨:“广告和隐私很难平衡?谷歌废除FLoC并推出新的广告计划,在“隐私卫士”微信微信官方账号,https://mp.weixin.qq.com/s/8UVY6zNpaZcEdNZmbEP7xw, 2022年1月26日。
1深圳颁布数据法规“处罚细则”包括数据交易、算法歧视等。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明确了权限内数据执法事项的裁量标准,包括数据交易、不正当竞争、算法歧视。
该规定主要是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了数据交易和算法歧视案件的定性和执行标准:数据交易执法——交易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含有个人数据,未经依法授权;交易数据产品和服务含有未依法开放的公共数据;法律法规禁止数据交易。处罚大致分为第一次违反;因类似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因类似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处罚分为两类:交易金额1万元以下的和交易金额1万元以上的。关于不正当竞争和算法歧视执法——主要有两类案件:违反公平竞争原则,侵害其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利用数据分析,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对手区别对待。处罚标准根据初犯者和因类似违法行为受过一次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级别的罚款。来源:1.数据法联盟:《深圳市数据条例处罚细则:数据交易、算法歧视等》,发布于https://mp.weixin.qq.com/s/rwxdrOKRl6lF75zmpPGFLQ,微信官方账号2022年1月26日。
2.原文链接:http://amr.sz.gov.cn/xxgk/qt/ztlm/zfgs/sqgk/sq _ yjxx/content/post _ 9528718.html。
总结:以上内容是律师事务所信阳/[]发的国信法学研究资讯(2022.01.24-2022.01.30)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了解你国信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