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章和公章的区别图片,财务专用章、公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相关知识汇总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04 15:30:47

导读:第合同章和第公章章的区别图片,财务专用章,公章,合同,发票专用章相关知识总结一、公司印章的种类及其用途?公司印章主要有五种类型:(1)公章,主要用于公司对外行政事务的处理,如工商

第合同章和第公章章的区别图片,财务专用章,公章,合同,发票专用章相关知识总结

一、公司印章的种类及其用途?

公司印章主要有五种类型:

(1)公章,主要用于公司对外行政事务的处理,如工商变更注销、税务登记、大厅业务办理、银行盖章等对外事务,需要加盖公司的公章。

(2) Finance 专用章,用于公司的收现账单。银行支票时需要盖章,有时财务专用章可以加盖会计凭证所附的账户调整附件。也可以叫银行大印。

(3)合同专用章,顾名思义,通常是指公司签合同时需要盖章。

(4)法定代表人印章,用于特定目的。公司在签发票据时也要加盖这个印章,通常称为银行的小印章。

(5)发票专用章,公司开具发票时需要盖章。

二。刻制公司印章需要哪些程序和手续?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拿着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到公安局登记备案。公安局出具证明后,会在指定地点刻制印章。一般需要提供上述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印章被盗、被抢、丢失怎么办?

印章被盗(抢)的,企业对因使用印章而产生的纠纷不承担责任。

首先,因为公章已经在公安机关备案,丢失后第一步应该是法定代表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到丢失地所辖派出所报案,领取报案证明。

第二步,让公众知道丢失的公章已经失效。所以,丢失公章后的第二步,就是拿着报案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在市级以上日常公开报纸上登报声明,声明公章无效。报纸将在第二天发表它。在哪个报纸上刊登声明,可以问当地工商局。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定。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部分报纸都会要求公司所有股东到场签署同意声明才允许刊登,这也为很多公司补发公章损失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第三步,拿着以下文件到公安局治安科备案: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两份、企业出具的刻字证明、法人授权书、所有股东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股东证明或工商局印制的股东名册、派出所报案回执复印件、报纸声明复印件。

第四步,登记新印章后,在公安局治安科的指导下,即可刻制新印章。新的印章需要与之前丢失的印章有所不同,有一点点差异就可以了。

最后一步,拿着以上材料去印章店刻新印章。

四。大股东对公章的控制使公司经营陷入僵局。其他股东可以再刻公章吗?

公司股东之间或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因内部管理纠纷发生印章争夺战时,公安机关一般不会对印章进行挂失登记,即很难让印章重新刻制,即使重新刻制,公司仍会面临两枚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情况。

5.不同印章的法律效力有区别吗?

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效力没有区别。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印章要件,意思表示真实,印章有效。但由于印章的使用范围不同,人们认为印章的效力也不同。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使用范围最广,是法人权利的象征。在当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审查是否加盖法人公章印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有效的重要标准。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如发票盖章),否则公章可以代表法人意志,签署合同等具有极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所有以公司名义出具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书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公章。

不及物动词可以公章代替合同专用章?

当然可以。在合同和本协议的签署中,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涉及经济犯罪嫌疑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中公章与合同专用章的并列,足以说明公章与合同专用章在合同中

七、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电子印章?

除法律法规不适用于电子文件的情况外,可以约定使用电子印章。

电子封条不适用于:

(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利转移的;

(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件的其他情形。

八。合同没有加盖合法有效的公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合同是否有效?

有效,除非约定合同签字盖章生效。“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以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因为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以公司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时,只有法定代表人签字才能使合同的成立生效。

同样,虽然没有盖公章的章,但是如果在合同上签名的人是公司授权的,那么合同也是有效的。

九。如果公章借给他人使用,他人合同私自签署的保证书是否有效?

有效。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公司印章是其对外活动的有形代表和法律凭证。经公司授权后,公司的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只是印章的临时持有人和保管人。因行使公司印章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应由公司承担,而不是由持有人或保管人承担。公司自愿将公司印章借给他人使用,视为公司授权他人使用公司印章,因印章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由公司承担。因此,借给他人使用并私签合同的担保公章有效,公司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X.在合同上加盖分公司印章是否有效?

分公司虽然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也领取了营业执照,可以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故分公司盖章在合同上,一般认定合同有效,相关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XI。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在印章方面会遇到哪些风险?

公司印章中常见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他人使用假印章的;

(2)他人使用扫描打印印章的;

(3)对方使用无记录、无资质的内部部门印章;

(4)使用带有数字符号的印章;

(5)同时使用多个密封件。

由于上述风险高发,公司、企业在交易时应提高警惕,做好审查工作。比如,可以通过要求对方提供公司刻制印章的许可证或委托律师调查对方印章的备案情况,仔细审查是否有油印公章等正在正常使用的标记,拒绝对方以不规范的方式使用印章。

十二。公司更名后使用了新的印章。加盖原印章的合同对公司还有效吗?

有效。企业名称变更不影响变更后原公司的债务,加盖原企业名称印章的文件对变更后的公司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企业名称印章原件要妥善保管,可以指定保管人。必要时可以销毁印章并登记备案,降低法律风险。

十三。如何鉴别印章的真伪?

(1)看字体。按照前述规定,印章必须使用宋体。如果对方盖的章不是宋体,应该是假章。

(2)看颜色。由于质量和实力的原因,真实盖章公章的颜色往往不均匀,而电脑制作的印章颜色一致,更鲜艳。

(3)看形状,包括字的形状和周围圆圈的形状。首先,无论是圆形还是椭圆形的印章,虽然文字不是横的也不是竖的,但是单看每个字都是一个端正的长方形,不可能扭曲,或者说是上肥下瘦的看起来是梯形。其次,看印章周围的圆圈形状。这个圆有一定的宽度,仔细看边缘(包括印章上文字的边缘),不可能很光滑。经常会有一些小缝隙,小棱角,或者小缝隙。这也是在蘸墨和封口的过程中,油墨的密度和封口的强度不一致造成的。电脑直接做出来的印章就没有这些问题,完美只能用假来形容。

(4)看角度。虽然大部分人在盖章的时候都希望印章是正的,但是总会有一点偏差,尤其是圆形的印章更难把握。但是电脑做印章的时候,默认必须100%肯定。

(5)看位置。看公章是盖在协议的空白处还是正文上。一般来说,真印章都是盖在公司名称上的,而粗制的假印章喜欢盖在空白处,因为假印章是电脑制作的,如果盖在字上,会挡住下面的字。但为了看起来更正宗,制作水平更高的假印章也会盖在字上。这时候你就需要仔细看了。印章上的字与印在纸上的字重合的地方,即使是真的印章,下面的字仍然可以通过墨水显示出来;电脑做的假印章会把下面的文字完全挡住。

十四。企业印章管理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刻章业务流程不清晰,没有审批程序。只要业务需要,领导或部门可以随意刻章。刻制后不出具正式启用文件,印章使用范围和时间不明确。

(2)印章刻制不在公安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也不在公安机关备案。随便找个单位刻公章刻完就用,为以后的印章使用风险埋下了隐患。

(3)个别企业无印章管理规章制度,印章使用未经严格审批。印章管理人员对印章材料的使用不严格审查,更有甚者在空白介绍信或空白纸上使用印章。印章保管者让印章离开他的视线,或者允许其他人在没有监督人的情况下携带印章,因为他没有时间让其他人这样做。

(4)个别企业没有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一页纸请示。请示完成后,领导审批盖章的签批单由经理室保管,时间长了容易丢失,无法追查。个别单位虽然有统一的打印账号,但对于签署材料的领导直接上报的文件,没有打印物品和使用人的登记,此类文件相关问题日后无法追溯,形成法律风险。

(5)个别企业印章保管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人保管。印章丢失或被盗后,不及时挂失,也不主动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声明作废,留下了印章使用的潜在风险。

(6)个别企业为追求利润,允许无资质企业挂靠施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附属单位也可以使用公司印章。一旦挂靠单位出现问题,企业将承担相应责任。

(7)个别企业不重视管理项目部印章,没有意识到项目部印章对企业的重要性。项目部印章管理不规范,项目部印章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不受限制,项目部印章使用台帐未设立,形成项目部印章管理空白,给企业带来较大法律风险。

(8)个别企业印章被假冒后,未能采取正确措施,放任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9)个别企业下属单位、部门、项目部撤销、关闭后,未及时收回、销毁这些单位的印章,造成印章丢失,形成潜在的法律风险。

十五。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管公司印章?

首先是建立日常保管制度:

(1)公司印章分级保管,各种印章由各岗位专人按职权收集保管;

(2)印章必须由专门保管人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保管,并在其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

(3)公章要妥善保管,注意安全,防止损坏、丢失和被盗。

二是明确托管人的责任:

(1)印章保管人必须妥善保管印章,不得丢失。如有遗失,必须及时向公司办公室报失;

(2)印章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印章使用规定使用,未经规定程序不得使用;

(3)使用时,保管人应审核文件和印章的签署,同意的盖章,拒绝的退回;

(4)检查印章的使用是否与被盖章文件的内容一致,如不一致,则不予盖章;

(5)违规使用印章,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将对违规者进行处罚,造成严重损失或情节严重的,将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十六。专人管理公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专人管理是指公司安排专属部门或专职人员对公章的使用、印刷、登记等进行管理,此类事项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公司内部制度进行完善。

目前小企业的公章一般由法定代表人控制。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股东,一般是安全的。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虽然和公司本身不一样,但是因为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在风险防控上的一致性,所以把法定代表人印在外面会更慎重。公章由专人管理,以便在公章使用不当时,追溯公司内部责任。同时,负责公章的人士建议,应限定为行政职能部门或行政人员,避免公章管理人员和负责对外销售或采购的人员的身份,因为后者的对外经营活动往往使权利的行使不透明,很难监督其使用印章。

十七。公司印章的使用管理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企业应当建立岗位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印章管理岗位人员应当签订法律风险岗位承诺书,明确印章管理岗位的法律风险防控责任;同时,要加强对印章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教育,使其认识到印章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印章管理技能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二)企业应当制定印章管理规定,指定归口的印章管理部门,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印章管理职责,明确印章刻制和使用的业务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循。

(3)企业新注册单位取得营业执照后,应直接到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机关刻制印章并备案。企业的临时印章刻制,包括项目部的印章,必须由印章管理部门提出,经法律部和专业部门审核,报公司主要领导批准。经批准后,印章管理部门将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单位刻制、记录。印章管理部门应在印章交付使用前出具印章启用文件,未启用的印章不得使用。

(四)企业应当建立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制定印章使用申请表。申请印章的单位必须按印章管理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经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批准。经企业领导批准后,用印单位应填写统一的用印登记表,企业文书人员应认真审核打印文件,核对申请打印的内容和时间是否一致后,方可在有关文件上打印。打印时,印章保管人必须亲自使用印章,不得让他人使用印章。同时,印章不应离开印章保管人的视线。

(5)印章保管员必须加强对印章的保管。未经企业主要领导批准,印章不准取出。特殊情况需要取出时,必须指定印章监督人陪同。印章遗失必须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取得报案证明。同时,遗失声明应刊登在当地或当地报纸上。

(6)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纸、空白单据等空白单据上加盖公章印章。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总经理批准,使用公章者应在“使用公章登记表”中注明文件数量。文件内容落实后,要重新审批登记。公章用户因故不再使用事先加盖印章的空白文件资料时,应将文件资料交回行政部(或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公章用户在使用预盖章空白文件资料的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7)企业必须定期检查印章的使用情况。企业印章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印章管理规定,组织法律、监察等部门对下属单位的印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企业应加强对项目部和各部门印章使用的管理,限定其用途和使用审批程序,严格按照公司行政公章使用程序要求各级印章保管和使用单位。项目章和部门章的使用范围应严格限定,不能用于对外签约合同,也不能用于对外承诺、证明等材料。如有必要,应将使用权告知业主、原材料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项目部各部门和企业应指定印章和保管人,建立使用台账,绝不允许分包单位使用项目部印章。

(9)企业下属部门变更或撤销后,统一印章管理部门必须收集部门印章和印章记录;挂靠分公司注销后,办理完工商注销手续后,必须收集分公司的所有印章和打印记录,包括行政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和负责人姓名及印章;项目部关闭后,项目部的所有印章和记录必须移交给企业印章管理部门。企业印章管理部门会同法律部门对收缴的印章统一销毁,印章记录由印章管理部门按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10)企业遇到假冒本单位或项目部印章的情况时,企业印章管理部门应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法律管理部门,由法律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解决。基本做法是:一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其次,在相关报纸上发布澄清声明,及时告知潜在客户;最后,及时通知打假的相对人合同,陈述相关事实,撤销相关合同。如果相对人不配合,要及时向当地法院申请,通过法律途径认定合同无效并撤销相关合同。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合同章和公章章的区别图片的详细介绍,对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的相关知识的总结,以及文章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