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加减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加减?加计扣除是一项税收优惠措施。是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在现有扣除项目的基础上,计算出一定比例后再扣除一部分金额,从而达到减轻税负、减少应纳税额的
加减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加减?
加计扣除是一项税收优惠措施。是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在现有扣除项目的基础上,计算出一定比例后再扣除一部分金额,从而达到减轻税负、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2019年第39号公告《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抵扣应纳税款。
所以加计扣除是国家在增值税上给予部分服务业的税收优惠。
当然,在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项目中,也有相应的加计扣除等政策,会在企业所得税一栏中进行分析。
一.基本前提
纳税人的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销售额应占其总销售额的50%以上。
其中,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包括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销售额、免税销售额、自开票销售额、免退税出口销售额、退税退税等)。),查补销售额,评税调整销售额。
二、涉及的行业
行业比例:对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邮政业、电信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10%进行扣除。
对生活服务业,加计扣除15%。
三、计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税。
第二步:取可抵扣进项税额×适用比例(10%或15%)=当期可抵扣金额。
第三步: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进项税-加抵扣。
上期有免税额的,应计算本期应纳税额,并扣除免税额。
四。预防措施
1.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加计或抵扣。
2.进项税额转出时,相应的附加扣除也应转出。
3.附加扣除可以结转到下一次扣除。
4.出口货物和服务以及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如果纳税人既有内销又有出口,则需要单独计算相应的进项税额,只加计扣除内销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能准确计算的,按照销售额比例进行划分。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什么意思,什么是什么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其含义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