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根据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级基本养老保险条例”,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符合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员,除按月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将按月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J =(C +C ×Z
北京残保金如何计算,北京残保金如何计算举例
根据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规定,1998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被保险人,除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J =(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
其中:
(1)C平: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参数与个人缴费没有关系。
(2)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这个参数计算较复杂,对养老金水平有直接影响。
(3)N实+同: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这个参数比较容易理解。
其实,看似复杂的Z实指数,其思路却非常简单清晰。它实际上反映个人实际缴费基数与本市职工人均工资的比值,你的基数越高,缴纳的保费越多,这个数值就越高,养老金也就越多。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Xn/Cn-1 +……+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
其中:
(1)Xn , ……,X1993 , X1992为被保险人退休当年至1992年相应年度各月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2)Cn-1,……,C1992, C199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至1991年相应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其中Cn-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当年的应缴费月数,C1991为1991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3。
(3)N应缴:被保险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不难看出,影响因素除了缴费工资基数,还有应缴纳养老保险年限(N应缴)。如果中途停缴养老保险,应缴年限并不会因此减少,但对应年份的实际缴费工资基数是0,这导致Z实指数下降,由此缴费年限(N实+同)也减少,所以养老保险断缴直接影响了两个参数,对基础养老金水平产生双重影响。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被保险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规定如下:
退休年龄50岁,按照195个月计算;退休年龄55岁按照170个月计算;退休年龄60岁按照139个月计算。
需要注意,上面提到的计发月数只是参照预期寿命规定的计算月数,只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金额,并不是实际可领取的月数。即使退休金发放已经超过上述规定的月数,依然继续按此金额发放。
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等待遇,作为退休待遇的一种补偿。北京市的过渡性养老金分为二部分,1992年10月以前的缴费年限和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的缴费年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G同=C平×Z同指数×N同×1%
G实=C平×Z实指数×N实98×1%
其中:
(1)G同: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金额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
(2)G实:按1998年6月30日前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上述公式中,Z同指数=1,Z实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前述相同。
综上所述,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同时兼顾了高低平衡,避免差距过大。
至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哪个更重要?相对而言,缴费年限更重要一些。所以,宁可缴费基数选低一点,也不要中断养老保险缴费。
但归根结底,健康最重要,这才是重点,努力吧!朋友!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北京残保金如何计算,北京残保金如何计算举例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北京残保金如何计算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