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呢,醉驾 规定,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意思,法律界详细的整理了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相关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一、规定的醉驾
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呢,醉驾 规定,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意思,法律界详细的整理了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相关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
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
一、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二、醉驾相关的法律规定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交通违章行为之一,简称醉驾。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明文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010年4月1日启用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中规定,饮酒或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次性扣12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醉酒驾驶者,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醉驾
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
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什么程度会被判定醉驾犯罪,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就算醉驾情况下没有发生车祸事故,被交警查到符合醉驾的标准也是会被判定为犯罪行为的,最好避免出现事故。
三、涉嫌醉驾上庭该怎么说才能免于刑事处罚?
涉嫌醉驾,只要证据确实、充分,不管在庭上怎么说都不能免于刑事处罚,但嫌疑人有良好认罪态度,主动认罪认罚的,法院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
第一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四、醉驾被判刑公司可以开除吗?
可以,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法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司法实践中,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每100毫升的血液酒精含量高达80毫克的就构成醉驾,在案件侦办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辩护律师,但辩护律师也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如果已经构成犯罪,肯定不会因为嫌疑人有良好的认罪态度就直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呢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法律界小编希望对您了解规定的醉驾的标准是什么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