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书模板,刑事裁定书格式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3-02-22 12:19:59

导读:刑事判决书模板,刑事裁定书格式,一、刑事判决书范本的格式是怎样的,一格式××××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告人XXX,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例

刑事判决书模板,刑事裁定书格式

刑事判决书格式,最近不少朋友在找刑事裁定书格式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刑事判决书模板:

一、刑事判决书范本的格式是怎样的
(一)格式
××××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刑初字第××号
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XXX(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例如现羁押处所)
辩护人XXX(写明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人民检察院以×检刑诉[××××]××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人民检察院指控,概述起诉书中对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证据的叙述及适用法律的意见)
被告人×××辩称,概述被告人对指控犯罪事实的供述和辩解)。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辩护意见的要点)。
经审理查明,详写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案件经过应予以详述,不可抽象概括。叙事要前后照应、情节完整。必须对主要证据进行分析论证。)
本院认为,〔对于指控罪名是否成立、如何量刑予以充分论证;认真评述控辩双方意见;对判决适用的法律依据给予说明。〕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引用条文要有条理和顺序),判决如下:
1、被告人×××犯××罪,判处写明主刑、附加刑)。
2、被告人×××写明追缴、退赔或没收财物的决定,以及这些财物的种类和数额。)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年××月××日
书记员×××
(二)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二、刑事判决的上诉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刑事判决书是法律文书,法律文书的格式是国家法律制度统一规定的,人民法院宣判后,会在法定时间内把判决书送给诉讼当事人,拿到法院的判决书以后,对刑事判决书的格式会有最直观的了解。

2、法院一审刑事判决书范文包括哪些内容?:

法院 一审 刑事判决书 范文包括哪些内容? 一、第一审刑事判决书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后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判决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 二、格式内容 第一审刑事有罪 判决书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组成。 首部 ⒈标题 分两行写:在文书的上部正中写“×××人民法院”。判处涉外案件时,各级法院均应冠以中国的国名,字体比正文大些;在法院名称下一行正中写“刑事判决书”,字型要比正文大两号,以便醒目。 ⒉编号 在标题右下方写文书编号。如:“[年度]×刑初字第×号”。 ⒊ 公诉 机关和 诉讼 参加人情况 对于公诉案件,先写公诉机关即检察机关名称。如:“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能写“×××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 对于 自诉案件 ,先列自诉人。写自诉人的身份事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或职务、单位和住址。自诉人有数人的,依次列写。 被告人的身份事项。在写完公诉机关或自诉人之后,写被告人身份等情况。如果被告人是法人的,应写明其单位全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其下还应插入“法定 代理 人”或“指定代理人”。 如果一案有被告多人,应按 主犯 、 从犯 的顺序依次写出每个被告人的身份事项。 在 辩护人 一栏,如辩护人是 律师 的,只写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如辩护人是其他人的,写“辩护人:×××,性别,年龄,在××单位担任××工作,与被告人是××关系”。 自诉案件自诉人和公诉案件被害人,如果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应在其被代理人的次行书写。其代理人的写法与辩护人的写法大致相同。 ⒋案件审理的有关情况 案件审理的有关情况指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的表述,包括以下内容:案由和案件来源,即写明被告人姓名、 罪名 及案件由来(要写明法院受理本案的时间,以便计算审判期限);审判组织,即写明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是公开进行的,还是依法不公开进行的(写这一内容关系到是否贯彻公开审判原则)。 正文 1.事实 理由和判决结果的成立要以事实为基础。首先,概述检察院指控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辩护人辩护的要点。 其次,重点写法院查明的事实。这一事实,是有罪、无罪和定性判刑的主要根据,所以要遵循“忠实于事实真相”的原则来写法院查明的事实。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叙写犯罪事实的内容,要写明犯罪事实的七个要素,犯罪事实要写全面,反映案件行为人犯罪行为事实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情节、结果必须周全。有的时候还要写上被告人的事后态度、表现。关于时间,要求精确,根据时间本身可以证明被告人有作案可能的案件,要具体写出年、月、日、时;关于地点,要写得确切,不要把相似的地点名称搞混淆,特别是作案地点的详细地址一定要写得精确; ⑵通过对主要 证据 的分析论证来说明对犯罪事实的认定是准确的,即犯罪事实要确凿。事实是否真实可靠,要让证据来说话,因此,在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叙写犯罪事实时,要列举经法院查证核实的用以证明被告人有罪、罪重或者罪轻的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证据必须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并且经过查证属实的事实。如果是主要根据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据与证据之间要能够相互印证。 2.理由 理由部分是阐述法院为什么如此判决,是把案件的事实、情节和裁判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媒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按照 刑法 的规定阐明定罪量刑的理由。通过分析被告人的作案动机、目的罪行表现、危害后果,来论证被告人的罪行性质,恶性程度和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刑法分则各条规定的罪状特征为依据,以被侵犯的直接客体为基础,确定其罪名。 ⑵对控、辩双方的意见加以分析说明。控、辩双方的意见,在一审刑事案件中,一方是人民检察院的指控或自诉人的控告,另一方是被告人的辩解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在书写理由部分时,必须对控、辩双方所持的主要论点及理由加以分析,是正确的,表明予以采纳;错误的,予以据理批驳。 ⑶正确处理事实、理由、判决三者之间的关系。判决理由在判决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上与已经认定的事实、情节相适应,下与判决结果相一致。这样,事实、理由、判决三者之间才能相互照应,无懈可击。 3.判决结果 判决结果是依照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对被告人作出的有罪或者无罪,犯什么罪,适用什么 刑罚 的处理结论,是判决书的实质部分,必须严格推敲,做到判决结果与事实、理由、法律相适应。一审有罪判决书应这样写判决结果:先写明被告人犯什么罪,然后再续写判处什么刑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罪名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写,不能不写或滥定。以往有的判决书不写罪名,只写刑罚,如“判处被告人李×× 有期徒刑 二年”。李××犯什么罪,要到理由部分去找;还有的判决书中出现过“判处 盗窃 犯王×× 拘役 六个月”,没有用专句把罪名表述出来,是不妥当的; 尾部 尾部是判决书的结束部分,应依次写明以下内容: ⒈交待上诉权和上诉审法院在主文之后另起一行写明:“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日内,通过该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如果是自诉案件,上诉状副本的份数,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写明。 ⒉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 在尾部的右下方,由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依次署名,如系独任审判则由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署名。对于经院长或者庭长指定担任审判长的,不论本原来是审判员还是助理审判员的,应一律以“审判长”名义署名。助理审判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按照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其署名应为“代理审判员”。 ⒊判决的决定日期 在署名的右下方写明判决的年月日,如果是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应写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日期,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⒋书记员署名 在年月日下方署书记员名,并在年月日和署名之间的左下方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的条戳,以示核对。 大家都知道法律案件在诉讼时会有第一审判决。但是很多人其实不是很了解第一审判决包括哪些内容,第一审判决是有一定的标准格式的,不能随意进行书写,需按照法院标准格式书写,其中包括的内容必须齐全,简单明了,能阅读之后立刻明白其中含义最好。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刑事判决书模板,刑事裁定书格式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