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60岁,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3-02-19 10:14:36

导读: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60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 赡养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法律规定了我们应当履行的赡养义务,同样也为赡养老人提供了更好地社会层面的支持,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之一——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范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60岁,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最近不少朋友在找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60岁:

赡养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法律规定了我们应当履行的赡养义务,同样也为赡养老人提供了更好地社会层面的支持,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之一——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是赡养年满60周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定额扣除。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主要涉及是否独生子女、扣除标准、扣除主体以及其他分摊注意事项。

如果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人民币2.4万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如果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人民币2.4万元的扣除额度,每一个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度最高不得超过每年人民币12000元(每月不超过1000元);非独生子女的扣除额度分摊,具体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情况,必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要特别注意的是,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此外,如果纳税人父母双方的年龄都超过了60周岁,在进行赡养老人扣除时,不能按照两倍标准扣除,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规定,只要父母其中一位达到60岁就可以享受扣除,不按照老人人数计算。

赡养专项扣除主体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包括:①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②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如果纳税人的亲戚长辈没有自己的子女,纳税人实际承担了对亲戚长辈的赡养义务,对于这种情况可参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规定,被赡养人仅指纳税人的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或其他法定赡养人。如果纳税人年满60岁的亲戚长辈属于上述所说的被赡养人范围,是可以享受赡养老人扣除政策的。如果不属于上述范围,是不能享受扣除政策的。

2、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标准是怎样?:

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老人支出专项附加扣除,一般由纳税人和其兄弟姐妹共同分摊,每个月扣除额度2000元;
一年不超过24000元,在这个额度范围内可进行平均分摊,也可以约定分摊等。
但是每位纳税人每个月分摊的扣税额度最高不能超过1000元,每年不能超过12000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60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