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3-10 18:34:01

导读: 北京2007年3月15日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978年底的一个晚上,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生产队的18名农民悄悄聚集在一起开会,按下红手印,签下了“大合同”和“生死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大幕。 2021-03-15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978年底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悄悄聚集开会,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生死状”,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大幕。2021-03-1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我是记者刘军,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走进馆中,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历史的卷轴,时间定格在1978年11月24日。就在当晚,小岗村十八位庄稼汉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我们为什么搞大包干?为了吃饱肚子,只有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农民种地才能有自主权,才能搞到饭吃……

大包干纪念馆讲解员严姝姝:1978年,安徽省遭受大旱灾,凤阳县外出讨饭的高达3万人,农民迫切需要填饱肚子。在严峻的形势下,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创造出“包干到户”。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协议签署后,村民们不但没有坐牢,“大包干”还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过去在生产队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分开他比着干,我想比你干得好,你想比我干得好,所以这样就能收到粮食。

刘军: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村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在中国农村得到迅速推广,也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和支持。也是从那时开始,小岗改革、创新、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继续弘扬小岗精神,拓宽改革领域,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让小岗村的乡村振兴更加令人期待。

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我和农垦联手搞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了粮食烘干中心,让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小岗的土地真正活起来。

参观者徐先生:小岗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出一个新的小岗。

小岗村村民:打小岗牌,唱经济戏,做发展文章。

小岗村村民: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幸福。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