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分析:纠纷调解是指采取协商、说服教育的方式,处理解决一定范围内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社会基层管理方式。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律分析:纠纷调解是指采取协商、说服教育的方式,处理解决一定范围内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社会基层管理方式。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纠纷调解基本原则
常用的调解方法有:
1、要以关心爱护的态度,疏导说理的方式,循循善诱的言语,苦口婆心,反复调解启发当事人的思想觉悟。
2、要善于适用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和优良的传统教育当事人,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
3、要善于利用当事人社会关系中积极力量来帮助说服当事人。
4、要善于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不可先人为主,偏听偏信。
5、要善于调查研究,查清事实真相,找出纠纷的原因、争执的焦点和纠纷中的关键人物。
6、要善于把说服劝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7、要善于抓典型人、典型事,解决一件,教育一片。
8、要善于适时回访,巩固调解成果。
9、凡是涉及两个单位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调解组织必须共同协商解决。
10、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调解人员应遵守的纪律有哪些?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1)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5)不得吃请受礼。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纠纷调解,纠纷调解基本原则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纠纷调解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