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傅传瑞。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双差估计[J]。经济管理,2015,37(01):98-108。2009年,中国的生产型增值税全面转型为
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
傅传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面板双重差分估计[J].经济管理,2015,37(01):98-108.
该文在2009年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全面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这一“自然实验”背景下,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地增进了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进而拉动企业总体资源价值创造效率的提高。然而,转型效应在具有不同的产权性质、融资约束状况以及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中存在异质性。增值税转型只能显著提升非国有企业的智力资本、总体资源增值效率,却难以对国有企业产生有效作用;转型政策对智力资本、总体资源增值效率的提升力度,高融资约束的企业强于低融资约束企业,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大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价值创造能力较弱的企业。另外,除了面临高融资约束或拥有较高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外,其他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全局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导致这些企业在专注提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同时,往往以物质资本效率的一定损失为代价。
同时,多维度的研究结论也为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政策启示。
首先,应当将面临较高融资约束或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当前结构性减税中的重点扶持对象,可以考虑扩大这些企业的消费型增值税抵扣范围、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等措施,给予它们更多的税收优惠,促进其包括智力资本、物质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源的价值创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应着重厘清国有企业的多重代理关系,强化股东与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同时,建立以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为标杆的管理者长期业绩评价与薪酬奖惩体系,激励国有企业管理者注重企业的智力资本培育与管理。
最后,倡导“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模式,引导各类企业对自身人力资源的持续投入与维护,并同时注重企业对资源全局优化配置能力的培养与方案预制订,以便在公共政策出台后,能够以最优化策略及时应对,减少响应时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摘编人:李蕾)
资料来源:《中国管理学年鉴2016》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