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昨天,苹果公司结束了年度新品发布会,发布了新款iPhone和iPad。 具体参数这里就不赘述了。到处都有和上一代车型的对比。 虽然网上很多朋友都在说“很香”,但我觉得挤牙膏有点过了,有点无力。 我猜资本市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因为苹果股票在发布会当天收盘。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
昨天苹果公司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开完了,发布了新款的iPhone和iPad。具体参数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到处都有与上一代机型的对比。
虽然网上很多朋友都在说着“很香”,但是我却有点认为有些挤牙膏之嫌,有点后继乏力了。
我猜资本市场也是持有相同观点的,因为发布会当天收盘苹果股价由涨翻跌,收盘微跌0.96%。
不过A股市场上的苹果概念板块好一点,但也就是好一点了,整体板块微涨0.04%。
回顾新产品,迭代机型的入门价格降低了,没有像以前那样用“精准的刀法”砍掉256GB储存版本,以及加入了高刷新率等配置。让大家都在欢呼着“十三香”。
十三真的有那么香吗?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分析一下“十三香”的原因:
性价比比以前高了——刀法没那么精准了——消费者剩余大了(个人观点)。
先解释一下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即,商家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利润就是消费者剩余。
举个例子,对于十三64GB版本消费者能够接受最高的心理价位是5800,如果产品定价是5700,那消费者剩余就是100,现在产品定价是5199,那消费者剩余就大了,来到了601.
当然,我看了一下,有许多观点是说主要由于汇率原因。那是不是主要是汇率原因呢,我查了一下去年9月份的汇率:20年9月月初开盘汇率是6.849,收盘是6.785,今天汇率是6.429,大约就是一年前的96.27%左右。
如果说主要原因是汇率,那iPhone 13的128GB版本的定价应该是iPhone 12的128GB版本定价的96.27%,并不会优惠这么多,甚至出现“加量不加价”的现象。
是“消费者剩余”大了吗?
我说说我个人的猜测哈,仅供参考。
我觉得苹果公司的刀法在厨子的指挥下向来精准,可能不是“消费者剩余”大了,而是“消费者剩余”不变。
为了保持“消费者剩余”的数量值不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降下来了,自然而然,迭代机型的价位也降下来了。
毕竟前几年每次开完发布会,大家都在说着“看完发布会,手里的6s又可以再战两年了”。
对于许多实用主义者而言,由于手机性能出现过剩的情况,换机周期将会比之前变长。
当然,苹果公司的毛利率在数码圈里依旧稳坐头筹,甩其他友商一大圈,依旧是巴菲特的爱股,依旧是被资本市场眷顾的优质资产。
只是似乎他的发布会带给我们那种“哇哦”的惊喜越来越少了,那些让我们觉得耳目一新的新特点也似乎没那么频繁了。
半夜爬起来看发布会的激情也少了。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老了吧。(笑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消费者剩余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