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儿童是什么意思,猥琐儿童是什么意思的意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2-03-25 07:55:12

导读: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预防性侵、加强校园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向教育部发出了最高检历史上第一份检察建议书,即1号检察建议书。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XI)》也对猥亵罪儿童进行了修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回应

猥亵儿童是什么意思,猥琐儿童是什么意思的意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预防性侵犯罪、加强校园管理及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向教育部制发了最高检历史上第一份检察建议也就是“一号检察建议”。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也对猥亵儿童罪进行了修正,进一步回应了社会关切,凸显了对少年儿童权益保障的重视。

我国刑法第237条规定“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等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名所指的“儿童”是指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而猥亵行为一般指亲吻、抠摸具有性象征意义的身体部位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猥亵儿童犯罪存在发案难、取证难、认定难等办案难题,作案的方式手段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升级演变,在此检察官要提醒家长和孩子们:第一,未成年应加强自我保护观念,不要理会陌生人的搭讪,如果遇到不法侵害,可以跑向成年人多的地方并大声呼救;第二,家长应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的交友情况及思想动态,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务必及时报警,尽量避免洗澡并保留贴身衣物,便于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提取皮屑、DNA等生物检材,为司法机关有力打击犯罪保存关键证据;第三,家长应加强未成年人的监管,杜绝让未成年人与其他男性单独相处。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防止此类案件的发生。而我们检察机关也将持续推进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教职工入职前查询相关违法记录等制度落地落实,多角度发力预防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蓝天·未检】释法说理-猥亵儿童罪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猥亵儿童是什么意思,猥琐儿童是什么意思的意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猥亵儿童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