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民政部会同中央政法委等10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大幅提高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的专项行动。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根据专项行动的工作内涵,多措并举,相互配合,推动救助管理体系完善、责任更加明确、监管更加严格、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志不减地帮助无家可归的青年“金”
花都区民政局,花都区民政局电话
近年来,民政部会同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联合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按照专项行动工作内涵,多措并举、协同配合,推动全区救助管理工作体系更加完善、责任更加清晰、监管更加严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救助志气不减的流浪青年
“金菊小区门口路边坐着一个人,像是流浪人员,你们赶快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今年9月16日上午10时,花都区流动救助服务队接到了救助站领导的来电,迅速赶赴现场,发现了流浪人员小向。
服务队问小向拿身份证进行核实,上面俊秀干净的照片似乎很难跟眼前这个蓬头垢面、黝黑削瘦、思绪涣散的人对应。工作人员反复说明工作身份与职能,经劝说,小向同意随服务队前往救助咨询点。简单梳洗、换上新衣后,小向在众人安抚与开导下,逐渐回过神来,工作人员慢慢了解到其流浪经历。
小向是家中独子,双亲皆已离世,不久前他到深圳务工,因与他人发生口角被辞退,情绪冲动之下,身无分文的他决定自行走路返乡。走了一个多月,鞋子走破了,来到花都。工作人员便尝试劝他接受救助,并安排他与老家村委的工作人员进行通话。电话中,小向礼貌而坚决地谢绝了村委的提议,表示要回家自力更生、自谋出路,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讶异——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社会中经历了种种不堪与磨砺,但始终能做到志气不减、保持初心,这样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众人合力对其进行劝说疏导,最终小向同意接受救助。为他派发了路粮、办理好手续后,服务队便将其送往地铁口转乘火车返乡。
救助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这样的救助故事还有许多,有效减少了花都区街面流浪乞讨现象。
暖心行动协助产妇返乡
日前,花都区服务队接到狮岭镇合益派出所来电,需协助一名刚出月子并携带四男童的产妇完成购票返乡任务。服务队通过驻点启明社工机构人员链接社会救助资源,联系到狮岭镇“优势力”社工站社工跟进产妇情况,并迅速募集到含婴儿衣服、奶粉、纸尿裤等在内的婴儿用品一份。
社工护送产妇来到救助咨询点后,工作人员为产妇及其儿子派发婴儿用品、食品等物资,并协助产妇照料好刚满月的男婴,安排母子一家进行用餐及午休。在办理好购票返乡手续后,服务队护送产妇一家前往广州火车站并协助入站候车,叮嘱产妇返乡期间注意事项,待产妇及孩子顺利上车后离开。
在长年累月的街面救助工作中,区服务队逐步形成了“尊重生命,生命至上,应救必救,救治为先”的工作策略,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进行分类治理,全力为各式各类救助对象在行动、饮食、衣着、返乡、救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便利。同时,近年来由于社会力量的引入,也为花都区救助工作在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救助服务方面不断添砖加瓦。区民政局相关领导表示,“三年来,花都区在更新救助管理理念、规范参与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上不断摸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具有花都特色的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模式。今后花都区的救助管理工作仍需深入探索,加强与其他区的交流分享,打造出一流的流浪救助服务品牌。”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在疫情形势下,花都救助工作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及封闭管理模式,按时安排受助人员与街面流浪露宿人员完成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工作,大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今年中秋,花都救助站开展“浓情中秋,情系救助”救助宣传活动,同时带领服务队向长期滞留花都区街面的流浪露宿人员一一送上月饼、水果以及节日的祝福。“无论是站内还是街面,服务质量大提升的行动关键就在于转变工作态度、端正工作作风,切切实实为救助对象服务。”工作人员表示,还会不定期邀请救助对象及工作人员一同品尝茶点、月饼,并为在院救治的受助人员送去节日心意。
此外,花都区救助站还为即将返乡的受助人员精心组织返乡欢送会,纾解返乡人员产生的离别不舍之情,让每一位能回家的受助人员都感受到花都救助的温暖与关怀,以此来激发出更多受助人员的返乡渴望,助力寻亲返乡工作更显成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晓宜 通讯员:花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晓宜 通讯员:花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汤南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花都区民政局,花都区民政局电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花都区民政局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