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造假,扶贫造假事件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2-03-21 16:19:47

导读: 来源:中安在线近日,有媒体爆料陕西省洛南县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连基本饮水问题都没有解决,引发舆论关注。 4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表示,对举报的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扶贫相关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对举报问题进行调查。

扶贫造假,扶贫造假事件

来源:中安在线

近日,有媒体爆料陕西洛南县在脱贫攻坚成果上造假,就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没有解决,引起舆论关注。4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表示,对报道中的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两个村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所报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回应社会关切。

洛南县上河、三星二村名义上已退出贫困村行列,但实际连最基本的饮水安全问题都未解决。为通过脱贫验收,他们都是通过造假蒙混过关的,如不少村建了饮水设施,但都是摆设,根本不通水;为了迎查村干部让五保户们住进连水都没接通的集中安置点;扶贫户的扶贫手册上都点上了“饮水安全”。不难看出,这是脱贫工作中的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应坚决落实整改措施和问责制度。

脱贫攻坚经过8年持续奋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但眼下个别地方在脱贫攻坚成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掺假、造假是值得深查的。

而这次媒体曝光的洛南“脱贫掺假”事件表明,还有地方基层在脱贫攻坚成果上采取欺上瞒下、拆东墙补西墙、借牛当马的做法,不仅让扶贫工作打了折扣,也让贫困群众难以接受。落实“两安全一保障”是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的有力措施,然而,在陕西洛南县灵口镇一些村庄,从五保户到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却能在扶贫检查中一次次验收通过,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典型的掺假。

为通过脱贫验收,据了解,洛南县不少村建了饮水设施,但都是摆设,根本不通水,村民被迫用三轮车跨省拉水。主管部门一问三不知,在面对记者质疑时甚至还抢夺手机。扶贫工作就是真真实实的干,干出的成绩敢于让人见,让人辨,才是真正的扶贫成果。面对两村吃水难问题,面对摆设的水龙头,当地基层部门又是如何做到?如此造假,岂不是骗了脱贫,害了农民?

“洛南脱贫”事件再次告诉人们,巩固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真打实干,让农民的利益切实得到保障。同时正视民生,倾听民声,期待相关部门把这两个村庄暴露的种种问题,切实调查清楚,给公众一个交代。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扶贫造假,扶贫造假事件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扶贫造假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