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聚焦发展扬帆搏浪——赣州经开区深化改革创新纪实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8 14:13:46

导读:上海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重,聚焦发展乘风破浪—赣州经济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纪实唯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近年来,赣州经开区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组合拳”,创新治理

上海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重,聚焦发展乘风破浪—赣州经济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纪实

唯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近年来,赣州经开区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组合拳”,创新治理体制,优化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强力打造“一极两地四中心”,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深刻变化。

2021年赣州经开区成功迈入千亿园区新阶段,9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赣州市首位。2021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排名全国第52位,比上年前进了4位。

企业服务更强大。

与政府部门名称明显不同的机构是赣州经开区企业服务的缩影。

该区以服务功能为依托,从撕掉部门的行政标签入手,推动部门多一些人气,少一些官僚气息,尝试探索出一套以“去行政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赣州经开区打法”。

会议有无主席台、发言不拿发言稿、展示PPT“路演”成果、举标语牌提示发言时限等一系列细节操作,是该区将弱化“政府办”定位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又一体现。

企业服务好不好,要看当地的营商环境。

赣州经开区深入开展“一把手流程”体验活动。区党政主要领导、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不定期到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体验业务开展、服务态度、工作效率。

“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企业申报审批用电需要多长时间?”......一切和企业有关,一切和服务有关。这是该区坚持“客户思维”,树立“企业第一”服务理念,营造与粤港澳大湾区无异的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赣州深入实施优化提升经开区营商环境的“一号改革工程”,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善服务”改革,擦亮“快商”、“慎商”品牌,让营商环境成为拉动GDP和招商引资的隐形“引擎”。

今年3月,该区出台《招商引资重大工业项目改革实施方案》,这是该区继“宽容审批+承诺制”改革、“六减一增”专项行动、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一体化审批、不符合条件开标等举措后,推出的又一项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现在已经正式落地,符合条件一天之内就可以办理施工许可。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名片。为了不断擦亮这张“名片”,赣州经开区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和“守信工作法”,让企业的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

“基于项目的需要,我正在帮助筹备工厂的竣工和近期产品试生产的下线仪式。”“三钳”干部张坤从挂吉利(赣州)42GWh动力电池这个项目开始,就把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身上有一层灰,鞋上有泥,就像地里的农民。”张坤取笑自己。

赣州经开区定期举办政企圆桌会、述职评议会、早餐会,332名干部蹲点在344个项目上,与企业“同吃同住、共促共进”,定期开展“厂长走流程”终端体验活动,助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今年1至9月,该区共救助企业982家,帮助企业解决职工21253人、资金需求384.9亿元。

扁平系统增加活力

是一个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石。

赣州经开区打破体制壁垒,创新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一至十二人主办(专)岗聘任制,干部变员工,探索打破“行政岗-事业岗-员工”身份壁垒的路子。扁平化的干部管理模式激发了全区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

“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该区党群部副部长李逵指出了该区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

该区打破原有的按级定薪做法,探索“以岗定薪+随岗变薪”,砸碎了平均分配的“铁饭碗”。薪酬、评先选优、奖励激励都与“KPI评价+360度评价”的综合评价结果挂钩。

赣州自经开区引入“赛马”制度以来,我们树立了“以成绩论英雄,以业绩比排名,以贡献排名”的用人导向,让能吃苦的人真正吃香,“稳扎稳打”的干部不稳定。

“做得好,就给你颁发‘奔牛奖’;做得慢,就给你颁发‘蜗牛奖’。”李逵说,“赛马”制度迫使干部“绷紧神经,努力奔跑”,始终保持“示范奋进”的创业状态。

赛一匹好马,选一个好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提前完成富士康项目红线内的电线杆迁移。积极协调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的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荣获经开区2022年第二季度“奔牛奖赣州。干部易向明因为在这项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被提升为六级主持人。

截至目前,赣州经开区结合乡镇领导换届、事业单位改革和“奔牛奖”评选,从乡村振兴一线、产业一线、开放型经济主战场提拔重用了153名优秀干部。

强化过程考核,“计划管理+时间管理”是赣州经开区保持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的“独门绝招”。在“大比武”的季节里,在月复一月的“盘点”中,在周复一周的“捧场”中,干部们化压力为动力,效率更高,发展更快。

激励的正能量在这个区也没有被忽视。每年年底“量身定制”评选表彰“五型”干部、先锋标兵、十佳员工等。,激励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成事。同时,该区加强干部人文关怀,出台“夫妻异地团聚机制”实施办法,为在该区工作20周年、30周年的干部发放纪念奖牌,增强干部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市场化发展增添动力。

赣州经济开发区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该区在“聚精会神搞工业”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小管委会、大市场”运行模式,在招商引资、人事、融资等领域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赣州经开区学习借鉴国内相关城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推进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绩效化运作。

该区在组建小型招商团队、建立引才引智“追梦办”、吸引干部的基础上,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商务招商、“资本加”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产业政策研究院,组建社会化招商联盟,设立50亿元重大项目产业引导基金,用资本撬动大项目落户。该区还成立了区招商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上市企业、头部企业为重点,逐步构建由政府招商向市场化招商转变的“大招商”格局。今年1-9月,该区签约项目150个,签约金额1505.12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

面对“人少事多”的困境,赣州经开区也引入了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化“招兵”解决。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这方面的干部数量只有普通县(市、区)的1/9。为解决人员短缺问题,该区率先试点聘任制公务员,开展员工市场化招聘,形成了“机关干部+区属员工+职工”的混合作战编队。近年来,该区通过市场化招聘引进员工430人,大大补充了人力。

9月20日,经开区的赣州 QFLP再次存款1000万美元,累计存款7150万美元。早在今年3月,该区就成功实现了QFLP第一笔境外集资和投资,使赣州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实现QFLP集资和投资的区市。

这是赣州经开区大胆探索市场化融资的又一成果。

为解决区内企业融资难问题,赣州经开区大胆培育发展国有投融资平台,如赣州建控集团、区工业发展集团、赣州保税工业集团、赣州新能源公司、区人才集团等,推动国企在市场上“赚钱”。

目前赣州建控集团总资产已超过900亿元,获得三家信用机构AA+信用评级。区内工业发展集团总资产突破100亿元,赣州保税工业集团总资产突破50亿元。

袁钟徐东/文

来源:江西日报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上海用水多少钱一吨产业的详细介绍,聚焦发展,乘风破浪——赣州经济开发区,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用水多少钱一吨产业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