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执法是什么意思啊,“钓鱼执法”本身就不合法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7 21:27:22

导读:钓鱼执法是什么意思?钓鱼执法本身就不是合法的。2022年6月11日,哈尔滨一网出租车司机发布视频称“乘客拒载后钓鱼执法”。视频中,该乘客在被拒绝在车内吸烟后,联系执法人员对该

钓鱼执法是什么意思?钓鱼执法本身就不是合法的。

2022年6月11日,哈尔滨一网出租车司机发布视频称“乘客拒载后钓鱼执法”。视频中,该乘客在被拒绝在车内吸烟后,联系执法人员对该车进行检查。乘客联系执法人员查车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报复网约车司机,也可能是早已安排好并配合执法人员进行“钓鱼执法”。

所谓钓鱼执法,就是当事人没有违法意图,但被执法人员引诱从事违法活动。

最著名的“钓鱼执法”案是“上海钓鱼执法案”。案件基本情况如下:2009年9月8日,司机孙中界好心帮助自称肚子疼的路人去医院,结果却被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认定为“非法营运”,被拘留,罚款1万元。18岁的司机孙中界很生气,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折断了自己的手指。

“钓鱼执法”危害大,不仅有损政府行为的公信力,还容易滋生“逐利执法”的乱象,与政策法规的宗旨相冲突;另一方面,“钓鱼执法”在交通执法中普遍存在,执法对象本身往往是一些收入不高的群体。高额罚款极大地影响了执法对象的生活。

如何应对「钓鱼执法」?

首先,“钓鱼执法”本身就不是合法的。

合法有效的具体行政行为,需要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在“钓鱼执法”过程中,执法机关通过“钓鱼钩”引诱执法对象违法,是违法的,也是不正当的。

详细的法律依据可见: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七条规定,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所以,面对“钓鱼执法”不要有负罪感。

其次,如何应对“钓鱼执法”,不当冤大头?

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执法机关必须充分听取执法主体的意见。因此,建议执法人员对自己的陈述和申辩进行录音,包括自己“违法”的初衷、与“钓鱼钩”的沟通记录以及要求公开“钓鱼钩”身份的请求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行政复议和诉讼的重要证据。

详细的法律依据如下: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审查;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从重处罚。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钓鱼执法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钓鱼执法”本身就不是合法的,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钓鱼执法是什么意思有帮助有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