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最新物业管理条例,从2022年开始年底了,有没有接到小区物业的催款电话?近日,有网友向笔者反映,从12月份开始,不仅接到了好几个物业打来的催缴物业费的电话,还收到了物业的律师函
2022最新物业管理条例,从2022年开始
年底了,有没有接到小区物业的催款电话?
近日,有网友向笔者反映,从12月份开始,不仅接到了好几个物业打来的催缴物业费的电话,还收到了物业的律师函。对此李女士解释,她不是不愿意交物业费,而是对物业的服务非常不满意:一方面,她所在的城市规定的物业费指导价最高标准是1.8元/平,但物业却按照2.8元/平的标准收取物业费,其中1.0元/平是物业各种借口下的“增值服务费”;另一方面,交房一年多以来,物业的做法让业主相当恼火。交房时,物业答应配合开发商做好房屋修缮工作。然而,存在许多问题,如外墙渗水、窗户漏雨、地板鼓包等。物业一直登记不作为,最后还是我自己掏钱修的。另一位业主声称,自己连续一周被物业上门收物业费,好像被讨债了一样。家住合肥瑶海区的吴先生说,今年之所以不主动交物业费,是因为物业私自提高了物业费,每平方米比以前多了0.5元。而且上个月底,他的车停在车位上,车位上方明明有视频监控。然而,当吴先生按规定查看监控时,才发现小区内的很多摄像头竟然都坏了。吴先生认为,物业在对小区进行管理维护时,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叠加车划在小区里找不到肇事者,很生气,不愿意按时交物业费。吴先生曾向物业人员明确表示,等监控修好了,再交物业费。没想到最后还是物业轮番“讨债”。
以上两种情况,可以说可见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水火不容”关系。在中国,物业公司口碑差是不争的事实。专业人士直言,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业主不愿意交物业费,不配合物业的工作,而是物业本身做的事情不值得业主信任,物业本身砸了自己的招牌。
很多人一提到自己的物业就咬牙切齿,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物业好像不是为业主服务的,他们更像小区的业主而不是业主”。更多的时候,你根本感觉不到物业的存在,但是到了催你交费的时候,你突然想起我们还有物业。
我们不止一次强调,买房和房产真的很重要。长期关注房地产的人都知道,高品质的物业管理服务不仅可以大大改善整个社区的居住环境,还可以为社区的品质加分,进而大大提升整个社区的住房价值——同样品质的楼盘,更好的物业服务可以带来显著的溢价。调查数据显示,大品牌的优质住宅小区房价比普通住宅小区高10%-20%。现实中,很多开发商在销售新房时,也会下大力气宣传优质楼盘作为一大卖点。从更深层次来说,物业服务的质量体现了相应房企的发展理念。但近年来“取消物业”的呼声极高,尤其是最近一两个月。在遭受了物业的“催费”之后,很多业主更加着急,恨不得马上把自己的污秽财物开走。
我们得出结论,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支不透明,但物业费总是在抱怨“亏本”。
一般一个公司的物业费来源分为三部分:全体业主缴纳的物业费、小区公共部分的广告费或营业租金收入、日常管理运营收入。但很多时候,物业公司会设立“增值服务费”,向业主额外收取。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现实生活中,小区公共收入往往不公开透明。很多小区的公共收入去向不明,甚至成了物业公司的“私房钱”。随着问题的暴露,越来越多的业主对此不满。事实上,据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80%以上的物业都会把属于业主的公共收入装进自己的腰包。物业公司真的会亏损吗?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2000户的小区,每年开支和收入加起来近500万,但20人的物业管理团队年薪只有120万左右。其他物业居住环境维护费用不超过100万元。这意味着物业公司每年的结余资金至少会达到200万。不是像物业公司抱怨的那样“赔钱”;被称为“最牛物业催费通知书”被称为“最牛物业的通知”
二是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
现实中,很多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确实不达标,与业主的期望相差甚远。中消协发布的报告指出,我国物业服务质量整体水平较低。很多小区物业服务亮点少,问题多。业主与产权人之间是雇佣关系。业主交钱是为业主服务的,自然要为业主解决问题。但现实中,业主需要物业的时候,物业不是尽力解决问题,而是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泼冷水。比如“这个属于前开发商,不在他们管理范围内”“那个需要办理相关手续”等等。
于是,今年9月,宁波某小区业主给物业送来了“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能先收钱”的横幅。媒体报道后,引发数万人点赞,不少人跟风。第三,绝大多数物业公司有严重的“特权思想”,这是不合时宜的。
业主雇佣物管,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类似于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现在的情况是,物业往往反客为主,更像业主而不是业主。例如,去年11月,媒体报道了Xi安一个住宅区的业主因拒绝支付增加的物业费而被限制购买电力。另外,还有很多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比如有的物业利用业主公摊面积中饱私囊,有的物业拿钱连卫生都不做,甚至有的直接被物业吵起来。
此外,《新周刊》还透露,在现实中,业主遇到离谱的物业,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他们不知道该打电话去哪个部门投诉。找物业管理处,那些人的交情比我们深多了。如果你连声抱怨,别人可能一杯酒后握手言和;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要打官司,时间、精力、金钱不说。光是让小区所有业主联合起来,就让人受不了。综上所述,平心而论,大多数情况下,其实物业和业主的纠纷都是源于物业。当业主们受够了物业的胆怯,自然想彻底注销物业公司。2020年社区物业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7%的人对社区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财务费用等有所了解。都很满意,2.17%比较满意,5.35%基本满意,90.31%不满意。
此外,投“赞成物业注销”的业主比例也超过了92%。
因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喜欢该物业的,赞成取消该物业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所以网上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该物业将被彻底取消。尤其是12月以来,多家媒体公开表达了“2022年起,全面取消房产”的观点。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笔者搜索了几篇这样的文章,发现大部分都是自说自话,没有国家相关文件的支持。换句话说,网上“2022年起全面取消房产”的说法是无稽之谈。此外,权威媒体半月谈在《物业不应该是城市的火药桶》一文中也直言,“在找到更好的替代服务之前,物业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的。”换句话说,对于物业,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态度,而是要努力规范和去除物业。但是,不要失望,因为国家显然已经注意到了物业的种种问题,并且已经采取了行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财产的政策,使业主拥有了更多的权利。前不久,国家八部门联合发文整顿房地产市场。文件显示,物业行业乱象也被列入“四大整治”之一。
总的来说,国家出台“新规”整顿房产,包括五个方面:1 .未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的;2.未按规定公示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业主经营收入、维修资金使用等相关信息的;3.超出合同约定或者公示的收费项目标准收取费用的;4.擅自利用所有者份额开展经营活动,侵占和挪用所有者份额经营收益的;5.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物业服务合同后,无正当理由拒绝退出物业服务项目的。专家认为,国家要求物业整改的五个方面恰恰是广大业主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在专家看来,未来随着大整治后物业行业的逐步规范,业主这次终于可以当家作主了。这话怎么说?首先,这一次,物业整改需要很长时间,也就是说物业存在的很多顽疾将被彻底根治。其次,整改内容切中要害。比如签订合同后,业主可以要求物业按质按量提供服务。不符合要求的,业主有权变更产权;比如,业主有权要求物业定期公布收入的公共部分、物业费的收支情况、小区维修资金的使用情况等,以便更好地监督物业。同时,这些规定的出台,将倒逼物业提高服务质量,招聘专业服务人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拿钱不做事。比如依法解除物业合同后,不能入住。所以很多业主都为新规叫好。
本来业主才是小区真正的业主。以前物业之所以优于业主,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不规范,给了物业“欺负业主”、“欺骗业主”的底气。今后,随着新物业条例的逐步完善,物业的责任和义务将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和约束。这样一来,物业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霸道了——不满意用什么物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的报道,截至11月底,已有上海、天津、南京、深圳、广州、合肥、青岛、济南、成都、海宁等50个城市陆续发布了“物业改造”计划。据专业人士透露,最迟明年上半年末,全国90%以上的城市将发布具体方案。
最后,我们想说,一旦发现物业公司不规范、失职,业主就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绝不姑息。相反,作为业主,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及时缴纳适当的物业费。而不能,以不入住、不享受物业服务等理由拒交物业费。对于全国上百万的物业公司,我们想给一个免费的建议:请尽量积极提高自己在物业服务方面的竞争力。一方面,在新规定下,你过去的“肮脏”行为将无处可藏;另一方面,优质物业正成为买家决策的核心因素。换句话说,房产未来不努力,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2022年最新物业管理条例的详细介绍,从2022年开始。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知道最新物业管理条例的你有帮助和参考价值。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