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17 18:18:37

导读: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解读(试行)目前需要提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涵盖医改进展、资源配置、医疗服务、公共卫

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解读(试行)

目前需要提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涵盖医改进展、资源配置、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分配等。受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负担着填写各种表格。医务工作者普遍感觉各种检查、评估、检查、统计表格等。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他们进行日常诊疗的时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可以提高统计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使基层工作人员从“开会下海、迎接考评检查、汇报材料”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推进和规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信息化建设,统一基层医疗/[/K1/。为加强基层医疗健康业务管理提供便利,顺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定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标准和规范的背景、过程、文件解读和进一步的政策制定计划。

1文件背景

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为基层减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为基层干部更好松绑。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善服务”改革精神,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切实落实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改革措施。加强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是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技术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可以保证一线数据源真实可靠,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分工协作,建立统一高效

2文件介绍流程

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涉及的服务,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标准和规范于2018年11月下旬编制完成,11月20日参与。以上意见基本都是文字上的修改,对主要制度框架没有原则性意见。修改后会形成标准和规范。

3文件解释

标准和规范鼓励采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创新服务模式。从功能规划来看,有助于满足四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可以满足医生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在线复诊、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在线处方、远程医疗协作、远程教学、家庭医生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居民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手机智能应用等为患者提供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在线服务。第三是管理部门,可以满足其监督管理、数据分析等管理决策的需要;第四,区域协调可以满足机构间协调的需要,如三医联动、统一支付、上门服务等。以满足国家卫计委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绩效评估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规划发展和信息化处正在研究制定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来将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集第一手数据,通过大数据治理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算法模型构建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全国基层管理的监控、反馈和预警功能。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健康档案搜索引擎,可以形成决策支持的知识库,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总结:以上内容为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解读,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试行)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